武威,简称“武”或“凉”,古称凉州、姑臧。武威在西汉初期被匈奴所占据,四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追击匈奴。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汉武帝便封他“武功军威”,霍去病就将他受封的地方称为“武(功军)威”,并设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而得名。
过去的几乎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由于精华太多了,直接就导致了武威现在的发展!
武威保留下来的民俗的确比甘肃其它地方都多,但是城市的建设却落后了许多,改造不像改造,新建不像新建!农业发达却已经成为历史,工业落后想发展却无一个领头羊!***贫乏,市场匮乏,劳动力***日渐枯竭!武威唯一的优势仅存地理优势啦!
爱看秦戏,迷糊小调的文化习惯。各户族修建大门以山西陕西园型大门及小楼大门为主,大门各族以文化门扁为主,生活方式多样化,会同蒙古人生活方式一部分,爱冰球.打雷台,以武会友,酷爱喝酒吃戏
唱歌。养耕一体生活习慣。由于风沙多,男人爱戴眼镜帽子,女人爱戴头巾。.等…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武威城的魅力
武威是“府”。这个府很小很小。
武威是“城”。这个城很老很老。
武威又是“市”。武威市正走向新的世纪。
“府”重物产,“城”重文化,“市”重交易。武
威在三个方面都有深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
淀,都有好多的故事向我们诉说!在中国,一个城市既能称“府”又能称“城”,还能叫“市”的,恐怕为数不多。由于文化习俗上约定俗成的缘故,好多城市只能有一种叫法。
因为武威既是“名邑”,又是据守河西走廊门户的“塞北重镇”;即是古丝稠之路的重要“商埠”,也是“天高皇帝远”的“边城”;即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又是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这种“身兼数任”的特性,就使得武威在中国西部的中等城市中异彩独放了。
武威人热情好客,彬彬有礼。客人进屋,让客人坐在炕上,年长者让坐在炕正面上方,表示尊敬。炕 正中放一坑桌,客人围炕桌而从,先端馍倒茶招待。然后做饭招待,一般是炒菜干拌面或臊子面、汤面之类。
2、酒俗
武威酿酒的历史悠久,有无酒不成俗之说。日常生活一概都离不开酒。武宴席始终以酒为主。酒之好坏为评论宴席优劣的标准,也是衡量主人待客情意厚薄的尺度。
3、留须
武威旧俗,男过45岁即可留“盖须”,也称“八字胡”。60岁始留全须(即盖须、子须、下须)。留须要择虎年或龙年。
4、祝寿
祝寿一般多在50、60、70、80岁诞辰之日举庆寿之礼。全家团聚,子孙给“寿星”磕头拜寿。
5、备棺
武威城乡,对年过60岁的老人,有“备棺”的习俗。
6、穿红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1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