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信息 > 正文

锦州交巡网,锦州交巡网信息网

  1. 康熙东巡时间?
  2. 张作霖早年结拜了七个兄弟,他们后来都怎样了?

康熙东巡时间

“东巡”是指清朝统治者出关告祭祖先,拜谒陵寝、寄托孝思,还会考察沿途民情吏治、了解地方边备敌情、安抚少数民族、慰问勋旧遗族,同时赏赐、惩罚、免赋或是告赦天下等。因此,“东巡”不单纯是清帝祭祖谒陵,告慰祖先,同时也是一项带有极强***色彩的政治活动。清帝东巡祭祖始于康熙,其在位年间曾三次东巡。

东北地区是清朝的发祥之地,也是祖宗陵寝所在。清朝皇族,十分重视对先祖的祭祀。据《盛京内务府档》记载,每逢清明、中元(农历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农历十二月廿八或廿九日),关外的永、福、昭三陵都要举行 “四时大祭”。每月朔望,都要举行小祭。清朝入关后,从顺治八年起,还将十月朔,改为大祭。到了皇帝、皇后生日和国家庆典时,也要举行特别的祭告仪式。在各种祭祀中,最隆重的还是“清帝东巡”时的祭祀。

康熙第一次东巡是在康熙十年(1671年)九月三日由北京起驾,途经直隶、盛京等地,用16天时间,行程1500余里,第一次来沈阳时,他才十八岁。盛京的满族[7]官员为他举行盛大的欢迎会。他这次东巡沈阳,亲自祭奠福陵、昭陵,分谴王公大臣祭祀兴京永陵和开国功臣墓。

锦州交巡网,锦州交巡网信息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康熙第二次东巡,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于早春急于赴塞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祖国北部边疆安危的关注,二是要以平定三藩的胜利去祭列祖列宗。这次东巡于三月四日抵达盛京,先照例前去祭奠福陵、昭陵。九日,从盛京出发北上祭永陵,祭毕北上吉林。康熙在此访询官吏民情,视察山川地形,检验水师战舰设施,或于山间行围射猎习武。三藩平定,祭告祖宗,这在清初历史上是一件极为重大的***,因为它对当时的政治、经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十九日到达盛京,又至福昭陵行告辞二十日启驾返京,此次东巡为时八十天。

康熙第三次东巡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二十九日,此次东巡主要是康熙御驾亲征准噶尔打败葛尔丹,平叛成功后,要祭陵告祖,并“巡行塞北,经理军务”。十月十三日,南行至永陵,再行告祭礼。十月十六日抵达盛京,到福陵、昭陵行祭礼。于十一月十三日返回京师,历时3个半月,这次是康熙帝三次东巡中路途最远,时间最长的一次。

张作霖早年结拜了七个兄弟,他们后来都怎样了?

奉系军阀张作霖本是东北胡子出身,后来被官府收编,担任了新民府巡防马步队管带,这个管带大体相当于今天的营长,张作霖从此吃上了官饭,为日后的发迹埋下了伏笔。

锦州交巡网,锦州交巡网信息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年张作霖,倒也一表人才

1910年农历九月初九,张作霖和七个好朋友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们是:

1、马龙潭

锦州交巡网,锦州交巡网信息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身于山东德州庆云县一个行伍之家,父亲曾任清廷振威将军,他本人也曾袭任云骑尉世职。前清时期,马龙潭一直在东北军中任职,与张作霖相识相交,民国后官拜陆军中将。后来张作霖执掌东北军政事务后,马在其手下任职。九一八事变后,马退出军政界,不与日本人交往,1940年病故。

2、吴俊升

祖籍山东历城,前清时曾任奉天巡防营统领,民国后在张作霖手下任职,曾任黑龙江督军,1928年6月4日与张作霖一道,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3、孙烈臣

1、老大马龙潭,马龙潭彻底的退出了军政界,1940年马龙潭病逝于四平,享年83岁。

2、老二吴俊升,吴俊升是与张作霖一同走的,死于1928年的皇姑屯***,措不及防的火车发生了爆炸,火车上的众人谁都没有反应过来,吴俊升当时就座在张作霖的身边。

3、老三汤玉麟,汤玉麟继续坐镇热河,手握兵权,在支持张学良为东三省司令的事情上,他表示全力的支持,当时很多人推选张作相,在汤玉麟与张作相的强烈反对下,张学良才成功上位成为总司令。

4、老四冯德麟,之前捞了不少银子,最终在北镇去世,享年59岁。

5、老五张景惠,张景惠居然做了卖国贼,成为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张景惠一生中反复无常,不过他的结局相比于冯德麟还是要好一点的,他就是典型的墙头草。

6、老六孙烈臣,孙烈臣死在了张作霖之前,众兄弟中,孙烈臣是唯一一个文武双全的。他身经百战在官场上也是一把好手,最终他积劳成疾于1924年病逝奉天,享年52岁。

7、老八张作相,张作相与张作霖的关系超出了结拜兄弟,张作霖在世时不论家中有大小事务一般都会吩咐张作相去做,因此张作相也学到了很多从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