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榜单推荐 > 正文

鄂玉林旅游城市,

  1. 广西玉林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广西玉林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广西玉林,近代论最出名的名人,怕就属臭名昭著的“世纪贼王”张子强了。

张子强四岁时,随其父跑到香港定居,追逐香港梦。因为是白手起家,他家艰难困苦,在香港油麻地的庙街开了间小“凉茶铺”,以此为生。

油麻地那时候是贫民区,住在这的穷人,鱼龙混杂,经常有***的火拼。

鄂玉林旅游城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小的张子强整天浸染在这环境下,便无心向学,整日吊儿郎当混着,并慢慢结识了很多混***的小混混。

张子强12岁的时候,就因为违法被抓进局子。16岁开始因为犯案而被叛坐牢。他在黑道迅速出名,并成为小头目,江湖人称“一哥”。

从此以后,上道了的张子强屡屡作案。在警察局留下了厚厚的案底。之后的张子强,一直在黑道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鄂玉林旅游城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治安混乱,黑道横行。1991年,叶继欢带领一伙匪徒,横行无忌,连续抢劫了香港观塘协和街及深水埠大埔道的7间金铺,劫得金饰价值达750多万元。

叶继欢:

电视前的张子强看得心神动荡,极想跟叶继欢合作搞票大的。

鄂玉林旅游城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91年7月12日,张子强纠集团伙抢劫了启德机场装甲运钞车,车上共有1亿6000万港元,警方逮捕了张子强,但法庭以证据不足为理由,将他无罪释放。

玉林是广西的地级市,已经有二千余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玉林钟灵毓秀,山温水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就出生在玉林,玉环连同她的两个姐姐均享誉盛唐,被唐玄宗一并收入宫中。说起玉林的名人,真的很多,我只能简单的介绍一下了。

绿珠(?至300),西晋时人,美丽端庄,能歌善舞,且会吟诗,被石崇以三斛明珠聘为妾。

李时亮,北宋人嘉佑二年(***)进士及第,累官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封开国伯,有《李陶集》行世。

陈应,南宋名丞,曾抗元,宋亡后,至死不仕元朝。

梁遗,南宋抗元名将曾嘱咐后人,决不仕元,直到明朝,后裔才出来为官。

黄文金(1832至1864),太平天国名将。

范亚音(?至1863),清朝农民起义领袖。

另外还有李京文,经济学家。

宁振邦,曾参加学生运动,后为教育家。

来自博白的晋朝美女梁绿珠,色艺俱佳,在中国古代美女阵容中占据重要地位。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吟咏,在此不一一赘述。只想提一点,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里面的林黛玉心高气傲,然而,绿珠在她笔下,被赞为“五美”之一!仅此一点,足见绿珠之美绝非浪得虚名!

提起广西玉林,大概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著名的狗肉节了。实际上,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玉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素来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称,孕育了无数历史名人,我们取近代的几个历史名人作为代表。

一提及民国大名鼎鼎的新桂系,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李宗仁和白崇禧,但实际上,新桂系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是三巨头,除了知名度最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另外一个巨头就是出身广西玉林的黄绍竑。而且,黄绍竑在桂系三巨头中排名第二,还要要高于“小诸葛”白崇禧。

黄绍竑,字季宽,1895年生于广西玉林容县一个望族家庭,1916年,毕业于大名鼎鼎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黄绍竑回到广西陆荣廷部担任排长。因英勇善战,黄绍竑屡立战功,并升任马晓军部第一统领,当时马晓军部的第二统领,就是白崇禧。

1924年,趁广西军阀混战之际,李宗仁的定桂军和黄绍竑的讨贼军联合,组成了定桂讨贼联军,李宗仁任总指挥,黄绍竑任副总指挥。定桂讨贼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先后击败了广西军阀沈鸿英、陆荣廷,击退了进入广西的滇军唐继尧、龙云,一统广西,三个年纪刚刚30出头的年轻人,成为了新桂系的首领。

广西接受广州国民***改编后,李宗仁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而黄绍竑则担任党代表。1926年,广州国民***北伐后,黄绍竑留守广西,对广西进行了大力的建设。他创办学校,发展教育,建立全省交通网络,整顿税收,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广西成为民国模范省之一。

1930年,在与蒋介石争夺天下失败后,黄绍竑离开了新桂系,在蒋介石的国民***的任职,先后担任了湖北省***、浙江省***、内政部长等职。不过,黄绍竑离开新桂系,并非背叛,恰恰相反,他为新桂系融入了***,为新桂系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黄绍竑留在了大陆,并先后担任了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66年去世。

夏国璋,字超然,1896年生于广西容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后,夏国璋回到广西,一直在新桂系任职,成为老乡黄绍竑的麾下。1932年,夏国璋再次进入陆军大学学习。并在桂军中先后担任司令部科长、旅长、副师长等职。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担任174师师副师长兼522旅旅长的夏国璋,奉命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参加的军队人数已超过百万,也是开战以来最惨烈的会战。

参加淞沪会战的首批桂军为21集团军。夏国璋担任21集团军48军174师副师长,10月中旬,21集团军刚到达淞沪战场,包括夏国璋在内的桂军就马不停蹄的加入了惨烈的淞沪会战。

玉林有一位明代的抗日英雄——陶成!

陶成,字孔思,是明代玉林州大平山镇正阳村人,生于1390年,逝世于1450年。

明代永乐十二年(1414年),陶成参加乡试顺利中举,成了大明帝国的一名基层官吏,他的第一个职位是交趾凤山典史,然后一路顺风顺水,到凉江府教授,到山东按察司检校,到大理评事,还在正统元年(1436年)升为浙江佥事。从“村官”干到了“中央”,又从”中央“到了大明帝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

明代是倭寇(混不下去的日本浪人和中国沿海的海盗)最猖獗的时候,正统七年(1442年)四月的时候,有倭寇流窜到了浙江大窝、洮绪一带,大肆抢掠、***中国平民,引起大明帝国中央***的高度关注。

因为这时候正在担任浙江佥事一职,所以就命令陶成去整顿防务,主理抗倭事宜。

(明代浙江海防图)

陶成这一路为官,从南走到北,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顺利的判断出了倭寇侵扰的规律和风势以及潮汐有着密切而关系,就提前在倭寇经常登录地方沙滩上埋了铁蒺藜,还在海边埋伏了精兵。

当倭寇顺着潮水,顺着风开船而来的时候,还做着再赚一笔的梦,但是当停船上岸的时候,发现梦碎了,一战过后,倭寇长时间不敢再犯陶成的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