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诗人郭璞曾登临安庆长江边的盛唐山远眺,曰“此地宜城”,故别称“宜城”。
唐朝以前,此地被称为“宜城渡”,又因安庆的江边有一座盛唐山,又称为盛唐湾。天宝元年(742)改称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称为盛唐郡,乾元二年(759)复改名舒州。北宋初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设舒州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设舒州安庆军。由此始得名“安庆”,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筑安庆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为安徽省省***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首字的合称。因安庆境内有座皖山,又有皖河绕流其间,春秋时期这里曾有过一个皖国,安徽简称“皖”即出于此,因此,人们常说安庆为安徽之源。
东晋诗人郭璞曾登临安庆长江边的盛唐山远眺,曰“此地宜城”,故别称“宜城”。
安庆宜城别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东晋诗人、堪舆风水家郭璞登安庆盛唐山观望长江时,留下了一句话:“此地宜城”。这句话后来被解释为安庆城的别名,而不是与湖北的宜城争什么名份。因此,安庆宜城别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而不是先于湖北宜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1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