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行信息 > 正文

d59,d5993动车时刻表查询

  1. 59D式坦克什么时候发明的?性能如何?

59D式坦克什么时候发明的?性能如何?

59D坦克全称ZTZ-59D型坦克。1991年确定技战术指标。1992年改装了4辆坦克样车开始试验。1993年通过了技术鉴定到1995年11月定型,正式命名为ZTZ-59D型坦克。战斗全重37吨。发动机、炮塔、车体等未做改进。主要改进为换装一门105毫米83式加长版线膛坦克炮。简易热成像仪,第三代微光夜市仪。在气候良好情况下,夜间可发现2000米坦克大小目标。附加装甲为双防反应装甲,炮塔防破甲水平达520毫米,车体为490毫米。配有炮射导弹,射程4000米,破甲700毫米。发射93式尾翼稳定托壳穿甲弹,穿深500毫米。装有三防装置和放火抑爆装置。具有静止和短停射击动目标能力。

在96和99服役前的空档期,以及考虑到96和99的成本,59d被设计出来弥补中间的空白。

59d定型于1990年代,根本上还是59式中型坦克的升级型。正因为它是59式坦克的升级型,它必然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车体结构老旧。而车体结构老旧必然带来的问题就是装甲利用率相对低和动力系统功重比低。

d59,d5993动车时刻表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性能方面,在1990年代是基本可以满足技战术需求的。94式105线膛炮在当时还是可堪一用的。除此之外,不论是光点注入式火控还是集成双向稳定炮瞄和二代光点液电稳定系统,都充分保证了59d的战斗能力。

但即便如此,对比起欧美国家的主要战术兵器依然有所不足。不过我兔的战术思路从来不是追求单一单位的极端化的作战能力。而是追求过饱和的火力窒息对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着世界第一的火箭炮和火箭军的原因。

59D坦克,是59式坦克的深度改进型号,由于强化了装甲防护能力,加挂装了FY-1/2型爆炸式反应装甲、栅栏式屏蔽,以及夹布橡胶裙板,因此全重就由59式的平均33-34吨,提高到了37吨。

d59,d5993动车时刻表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由于59D的动力系统仍然沿袭了59式的B2系列V型12缸水冷柴油机,最大行驶速度和最大航程,这两个坦克的主要指标,就相应地有所下降。

59D式虽然机动能力较之原59式坦克略微有所下降,但由于***用了1门***基数40发先进的83A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对战场上2000米以内的有生目标的摧毁能力反倒较其他59式坦克有所增强。

此外,59D特别装备有1挺备弹500发的12.7mm重机枪,1挺备弹3000发的7.62mm并列机枪,用来对付直升机等空中目标,以及步兵对坦克的偷袭。

d59,d5993动车时刻表查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59式坦克薄弱的装甲、100mm衔膛炮,包括车载其他设备等,都是***用T-54A坦克的50年代初的技术,已经难以和国外第二代坦克相抗衡,因此,军工在59-2式坦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提升。

90年代初,军方和军工共同确定了59-2式坦克重大改进的方案及战技指标,且要求在改进中要贯彻“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原则,项目代号为WZ120C。

在进行了进行了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设计定型试验、射击试验、行驶试验、火控系统测试和灭火抑爆、烟幕实弹抛射和寒区适应性等项目的试验,军方代表对改造提升以后的两辆WZ120C样车比较满意。

1995年4月,军方总部机关批准WZ120C项目设计定型,并命名为ZTZ-59D1式中型坦克,简称为59-D1式中型坦克,或直接称其为59D式坦克。

59D式坦克,***用运用了大量90年代初的新技术,整体性能与国外二代主战坦克基本相当,最突出的就是装有微型计算机、激光测距瞄准镜、炮长微光瞄准镜以及各种传感器组成的火控系统。

炮长只需完成测距、用光点和光环瞄准、击发几个动作即可,操作较之以前的59式坦克大为简化,对准目标中心即可射击,提高了59D式坦克的夜战能力,夜间射击距离1000米时,静对静命中率为90%,静对动命中率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