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遇洪而开“有三层含义:
一是"天灾人祸"。洪太尉上龙虎山本是请天师讓灾的,后面却引出更大的人祸,这人祸主要在朝堂,尤为林冲的命运最为典型。
二是“洪水猛兽"。洪水一开,猛兽尽出,造成国家动荡和苍生疾苦。
三是"洪水相连"。“洪"引出水,引出水泊梁山,引出《水浒》波澜壮阔的故事。
没那么复杂,就是姓洪之人打开。书中说梁山108人上应108星宿,也是108妖魔,被镇在伏魔殿中出不来。如果没有人打开封印,这些妖魔无法投胎转世,也就没有108将。
要想梁山聚义,就得把这些妖魔放出来,别人都遵守警告,不敢打开伏魔殿,只有洪太尉比较嘚瑟,非得执意打开,这才有了梁山上的一派热闹景象。
估计别人是不会那么偏执,非要打开大殿。而洪太尉是最合适人选吧?
《水浒传》流传至今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的篇幅和回数都不同。尽管版本不一样,有一处却是一样的,一回的回目:“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这个洪太尉到底是何人?他是水浒传中宋仁宗的殿前太尉,名洪信,在第一回合和第二回合的开头出现,之后就消失不见,洪太尉可是书中的重要人物,正是他打开龙虎山伏魔殿,掘开镇压魔君的青石板,放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引出了之后的梁山好汉聚义。
书中在说到洪太尉放走妖魔时,镇压魔王的石碑上写着“遇洪而开”四个字,所以才让人掘开。“遇洪而开”到底是什么意思?
遇洪而开,个人感觉是有两层意思。洪表面上是洪太尉的姓氏,另一层是指水泊。表面上是洪太尉开碣石,另一层是108好汉开启了梁山聚义。碣石正面刻的天书符箓,偏偏背后用了四个易识大字“遇洪而开”。要不是这样恐怕洪太尉就不会倔开碣石了。
提起岳飞,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背上的四个字、他的战功以及他和秦桧世间的恩怨,当年秦桧因为一己之私,就将这一代名将置于死地,惹来了后世人的愤恨。不过,当年的岳飞在被害死之后,他的子女们又是怎样的下场呢?
当时岳飞是因为谋反重罪而被处死的,这样的大罪,他一个人扛不下,在那个时候,他的家人都是要被株连的。岳飞死后,他的孩子们都受到了处罚,尤其是他大儿子岳云,和父亲一起被处死了。岳飞其余的四个儿子年纪都比较轻,但是皇帝也并没有放过他们,把他们都流放到了非常偏远的地方。除了这几个儿子之外,岳飞还有两个闺女,大闺女的名字叫做岳安娘,小闺女的名字叫做岳孝娥。在这两个女儿当中,属小女儿的性子最像岳飞,既耿直又刚烈。
岳孝娥也是岳飞最喜欢的小女儿,她生的很美,自小就熟读诗书。在父亲的影响下,岳孝娥小小年纪就懂得民族大义,还希望长大以后也可以为国家出力。她一直将自己的父亲当做是自己的偶像和大英雄。在自己的父亲被捕入狱之后,岳孝娥和姐姐一起书写了一份千字***上呈给皇上。她们在***中写明了自己父亲的冤屈,希望皇上可以重新调查、秉公处理。但这本来就是皇上的阴谋,所以说她们的努力只是白费的,最后岳飞还是被处死了。
岳孝娥在知道父亲被砍头之后,悲痛万分,她不愿意让父亲背负着一个罪人的身份死去,她想用自己的鲜血来证明自己一家人的清白,于是她跳井而死,她在死的时候怀里抱着一个银瓶,所以后来也有人称她为岳银瓶,用以称赞她的忠孝之义。那时候岳银瓶才13岁,她深信自己的父亲没有做这等恶事,比起苟活于世,她最终选择了以死明志。
不太清楚,听说有一支(五子岳霆?)在岳飞遇害后,因为在南宋的生存环境荒劣(经常遭受到政治迫害),无奈之下,逃到了岳飞生前的敌国金国那边去,逐渐的归化成为了女真族。而后来,岳霆后裔中的一支又辗转反侧流落到了朝鲜半岛,并成为了王氏高丽大将李成桂的部将。李成桂废掉王氏高丽国君,改国号为朝鲜时,岳霆的后裔出了大力,因此而被李成桂重赏,成为了李氏朝鲜的开国功臣。虽然岳霆的后裔成为了朝鲜半岛的子民,但是他们仍然记得自己是岳飞的后裔。中国与韩国建交后,几经周折,岳霆的后裔终于在2013年來到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游览了西湖,祭奠了自己的祖先岳飞,了却了八百多年的心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阳曲县南白岳姓家史考
南白岳姓是岳飞五子岳霆后裔
岳霆系岳飞第五个儿子,字应时,号君锡。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生于军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时,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传来,家人闻变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潜过长江,改姓鄂,隐居于黄梅大河镇后迁聂家湾。二十一年后,孝宗早音为岳飞父子***昭雪时,才恢复岳姓。岳霆初名岳霭,孝宗皇帝赐名岳霆,授朝散大夫,监潭州(今长沙市)守宗正节使,宁宗赠修武郎、阁门衹侯、举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续忠侯。卒后葬黄梅县苦竹乡杨梅岭村老树坡山上,与震候合墓,碑名为《大宋岳飞之子岳震岳霆之墓》,今为黄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霆子三,长子岳蹯,字念二,授朝清大夫,监承知金州兼内安抚使,次子岳屿,字念五: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后裔,有长子岳蹯一支居湖南邵阳;一支居安微阜阳。次子岳玙一支经山西洪洞转迁河南获嘉等县:一支迁居韩国为李姓。三子岳琨一支留黄梅县,现散居黄梅、广济两县。
岳霆二子岳玙的后裔,初居黄梅,后迁麻城。十世孙岳文珍一支,由麻城迁晋州(河北正定)。生子二子:岳诚、岳密。明初十一世孙岳诚、岳密由晋州迁***。岳诚娶召氏生子三,岳密则从洪洞参军,明水乐年间,岳密从戎涿郡期间,为保护获嘉县民,于获邑南四十里建基室,名日南务社(即岳家寨)
明成化年间,朝中宦官擅权,朝政昏暗。外有瓦刺小王子屡犯中原,战战乱不断,内有自然灾害、黄河决堤泛滥,土地荒芜,盗贼四起,民不聊生。为了生存,十六世孙岳致、十七世孙岳普伙同族人逃荒到l山西,岳普落籍阳曲县大川都深山,开荒种地,逐步形成村落,名曰岳家庄,后改名为岳家湾(今属古交市), 岳普即古交迁始祖。岳致落藉阳曲县南白村(正北乡高白都),生子二,志友、志德;志友生谭,谭生仲美:仲美生六子。从仲美孙始,即有后世向外迁出,近在邻村、本县、忻州,远在内蒙、张家口、浙江等地。不断外迁。
“精忠报国”一提起这四个字,都会想到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而岳飞母亲在岳飞背上刻了“尽忠报国”四个字。岳飞因功高盖主,遭秦桧嫉妒,皇帝忌惮,然后诬陷岳飞造反,将岳飞害死于监狱之中。今天讲讲岳飞遇害后,家庭及后人情况。
岳飞一生共有五个儿子俩个女儿。
长子岳云、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以及长女岳安娘、次女岳银瓶。
长子岳云(1119-1142年)岳飞与第一任妻子刘氏所生。
岳云十二岁从军,岳飞安排他在张宪手下,岳飞由此正式加入岳家军,公元(1134)年,岳云跟随岳家军参加了收复随州,邓州的战斗。在随州之战中,岳云身先士卒,率先登上随州城头,岳云在军中获得“赢官人”的外号。后来因父亲岳飞被秦桧、张俊诬陷受到牵连,年仅23岁的岳云与张宪等人一起被杀。
岳云一生育有两子一女:岳甫、岳申,女儿岳大娘。
岳飞冤案***后,岳甫累官至吏部尚书,甫生有7子,他们初居杭州、苏州、后散居各地。岳申授官,女儿岳大娘长大后嫁给张宗本。
次子岳雷(1126年)生于山西平定县军中。刘氏所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2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