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榜单推荐 > 正文

旅游城市的威胁,旅游城市的威胁及措施

  1. 请问我在云南旅游被导游威胁不买东西被赶下车了,怎么办?
  2. 云南导游辱骂威胁游客,强迫消费万余元获刑半年,你怎么看?
  3. 旅游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请问我在云南旅游导游威胁不买东西被赶下车了,怎么办?

去云南旅游就要做好必须买东西的准备,云南导游就是这么狠,特别可恨的,如果不打算买东西的话,还是建议选择全程无购物的团。

个人建议还是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为重,随便买个小东西糊弄过去得了,但是你可以随时找机会偷着录视频或拍照,等安全后,再考虑要不要找XXX局***

云南导游辱骂威胁游客强迫消费万余元获刑半年,你怎么看?

当强迫消费、辱骂游客行为出现第一例入刑案例后,我们再次看到了旅游消费的进步,对旅游消费也越发具有信心!

旅游城市的威胁,旅游城市的威胁及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案情经过:

云南导游李云在被昆明云迪国际旅行社聘用时,在云南省景洪市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为了强迫游客消费,***用辱骂、威胁、对不消费游客***用不发房卡、对与其发生争执的游客***用驱赶换乘车辆等手段,强迫8名游客购买商品,消费“泰秀”自费项目,强迫交易金额达15156元,情节严重。

同时李云强迫交易的***于2017年12月17日在网上发布后,至12月29日该***被60余家媒体网站、论坛和微信公众号转载报道,网民阅读总量17000余次,相关贴文680余条,转发8250余次,评论16200余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旅游城市的威胁,旅游城市的威胁及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结果:10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人民***对被告人李云强迫交易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李云以强迫交易罪判处***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宣判后李云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接受***的判决。

分析:

第一,旅***业,每年因为强迫消费者消费等行为导致很多游客心生厌恶,原本好好放松的游玩硬被破坏殆尽。本案作为中国旅游业强迫交易被判刑的第一例,也是为旅游业敲响了警钟,是时候还旅游者一片自由的天空!

旅游城市的威胁,旅游城市的威胁及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强迫交易获得的最多是一点点的利益,相比较犯罪入刑就显得太不值得了。我相信在2万元钱和***6个月之间做选择,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6个月的***。毕竟再短的刑期都是犯罪的证明,为了区区2万元的利益,为自己留下案底实在不明智。

第三,善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很多人都不相信法律的效力,但是,当侵权行为真正发生的时候,能真正起到效用的仍然是法律,它的威慑力足以让大部分人在看到坏人受惩罚后觉得大快人心,显然保留好证据,你的权益大多数都能得到保障!

题中所说的导游名为李云,对她强迫游客交易,威胁辱骂游客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其获刑是对其行为的最好惩戒。也从云南首例导游判刑看到了云南旅游业的态度,在云南旅游消费值得期待。

***发生于2017年12月,李云作为昆明云迪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在西双版纳强迫8名游客购物消费,金额高达15156元,情节恶劣严重。期间她对游客多次进行辱骂,威胁若不消费就不发放房卡。已构成强迫交易罪。

***发生后,2018年1月景洪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3月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吊销昆明云迪国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6月李云以强迫交易罪判处***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无论李云还是云迪旅行社都是罪有应得。

网络有句名言“羊毛出在羊身上,让狗来买单。”云南省作为旅游大省,每到节***日都会接待数十万次游客,可以说导游作为城市名片展示在境内和境外的游客面前。显然,李云将这张名片丢到脚下,肆意踩踏。值得注意的是,发生***的是“低价团”,所谓低价团就是“费用低,自费高”的代名词。类似李云这样的不法导游利用自己手上的“权利”让“自费”变成了必须费用,其行为可耻。

从***判决可以看出,云南省对于旅游业的态度。据悉云南省自去年4月出台了22条措施整治旅游乱象,截止今年4月,查处违规旅行社252家,吊销经营许可证57家。本次李云案既是云南首例,也是全国首例。

提醒所有游客,旅行社或者导游以下行为,游客可以向旅游局投诉:单出来的个人,若不愿与他人拼房,应享受单间,费用由旅行社承担;若游客要求退团,则旅行社需退还剩余费用;提前两天才通知不能成团,旅行社应进行赔偿;地接旅行社或导游违约,则组团旅行社也需承担连带责任;导游强迫游客进行自费项目;导游明示暗示索要小费;导游讲解过程中吸烟、吃东西。

最后祝云南旅游业越办越好。不仅能让全国乃至全球的旅客欣赏美景和26个民族的文化,更能有一份贴心、温暖的服务。

当人们的兜里越来越鼓的时候,慢慢就从物质需求转变成精神享受,报个旅行社,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山川大江旅游,花钱买享受,图个自由,图个乐呵,可是当自由被强迫,就违背了旅游的初衷。

云南导游辱骂威胁游客,强迫消费万元。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旅游的目的,不仅没能放松自我,反而心理都受到了伤害,经济受到了损失。换成任何人估计都得特别郁闷,生气,这种土匪式的导游,如此猖狂威胁游客,强迫消费,这种行为就是犯罪。

旅游本自由,买卖本自由,当这二者被强迫,那就是触犯了法律,构成了犯罪,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底线,有一个度,当打破底线,超过度,那势必会被打击。导***为就是土匪式导游,威胁、强迫、辱骂游客,他的行为可以用胆大包天,目无法纪来形容,所以他有此结果也是罪有应得。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全国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跟着旅行社旅游。旅游的发展,也让旅行社遍地开花。如此多的旅行社,就出现了不良商家,导游能力、素质良莠不齐,更甚者这些导游根本就没有一个培训,没有起码的导游能力,所以加强旅行社制度,导游系统培训特别重要。

一个地方旅游景点当地出租、旅社、饭店、商贩等等都希望与旅行社,与导游挂钩,好揽生意,于是,这些商家贿赂、分成与导游之间。这些人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促使导游对游客强迫购买,诱惑购买等等,这就直接伤害了游客的活动自由,买卖自由。

此***告诉我们,当自身权益受到威胁,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外出旅游,要谨慎。不能让旅游的陶冶情操变成旅游的强买强卖。

旅游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1、风景名胜区等各类区域实际上都以开展旅游活动为由甚至辐射到周边地区,在生态旅游规模和综合产值上要远远超过自然保护区,成为了潜在威胁。

2、在旅游文化演出中一些悠久的民族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给景区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3、文化旅游产业园存在盲目建设风潮,圈地现象严重,造成土地***的极大浪费。

4、一些文化旅游企业环保意识不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置环境于不顾。

5、一些当地居民在经商的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