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古老的自然规律,存在越久的行业,越不容易消亡,比如餐饮,洗浴,理发,水果摊等。
旅游业虽然受到冲击,但它不会消亡,反而会发展到新高度,其中包括了传统旅游和线上旅游。
原因:
需求还在,并且被逐渐释放
旅游的需求会一直存在,虽然目前受到了疫情影响,但需求还是那个需求。影响是暂时的。
基础设施的建设
目前旅游景点还在陆陆续续被挖掘出来,周边基础设施,如公路,网络等也越来越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的交通成本会越来越低,旅游的消费者却会越来越多。
旅游其实是精神层面的消费
大家在满足了物质消费后,都需要来一个“精神消费”,精神消费有一个特点。就是议价空间大,议价空间大,意味着发展空间大。
传统旅游业是基础
虽然现在发展出了新的旅游业态,但传统旅游业乃是基础。所有升级发展,消费升级,互联网加等等,都离不开传统旅游。
误区
传统旅游并不是不好,而是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所以有些时候会很混乱。
当然有前景,目标是儿童、学生、老年人,和学校、幼儿园、老年大学联系,他们是很大的一个群体,和学校联合组织学生暑***认识大自然、到农村认识各种农耕用具怎么劳作,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到新疆、内蒙古看大草原。老年团不能太累,可以组织一些老同事聚会团
作为旅行社的前景,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形势催人变”。
旅行社的传统业务,已经渐渐被OTA平台取代。而从前那种当街插旗、易拉宝,拉人头组团的场景,只会越来越少。组团旅游,上网搞定。
旅行社业务竞争层面,其实早已经进入了云端化。
外出度***时,不再是第一时间选择咨询旅行社,而是各种OTA网站的比价、攻略。由此,旅行社的业务版块,又被进一步细分掉。旅行社如果再不涉足OTA板块,将会被现有OTA平***成客户导流先机。或许酒店行业还有硬件作为谈判筹码,而旅行社本就是做的信息、线路的不对称生意。这下信息端被OTA捕获后整合,并且形成本身***后取代和收拢,旅行社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这也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出来:
第一、旅行社的地接服务项目被导游平台取代。作为旅行社最重要、最赚钱的实施端,将会被定制型的本地旅游向导平台取代。客户花同样的钱,与其再去忍受那种“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照像,到店买药”的旅行。为何不选择服务、行程、人情味俱佳的定制化产品呢。
第二、行程类产品进一步被云端平台化。从出门、接驳、主要交通、饮食、住宿、返程等,这些都可以在网上一站搞定,一键付费。客户还能取得更为优惠的价格,何乐不为。
第三、投诉、监督和舆论自媒体化。旅行团坑客***年年都有,看得出不只是曝光的那几条。而随着预订的网络化,投诉、监督和舆论的曝光渠道就更多了,客人遇到事情会直接上自媒体传播,形成的号召力更快更强大。遇见有争议或不满意的行为,可能还未等你考虑清楚利弊,就已经现场直播了。有这样的客户,倒逼旅行社和导游要以质量优先实施导游业务。
国际通用判断标准,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就会兴起。而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人均GDP已达到一万美元以上,离人均GDP五万美元瓶颈阶段,还有着巨大的上升潜力。所以旅游业在中国正方兴未艾,属于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而作为旅游业重要一环的旅行社业还有发展前景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拥有无限美好的前景!
一、疫情对旅行社业的影响是暂时的
***疫情不但在客观上限制(或禁止)了人们跨省际、国际的自由流通,更在心里层面加强了人们对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但疫情终究会过去,随着疫情的结束,作为全球最绿色的无烟工业——旅游业,一定会成为各国第一个加大力度扶持的产业,旅游业大概率会成为疫情后时代第一个全球性复苏的产业。所以笔者认为疫情对旅游业(含旅行社业)的影响是暂时的。
二、互联网(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对“传统”旅行社业的影响如何?
如同某宝与服装业、某东与家电制造业、某团与餐馆业一样,各大型互联网旅游平台同样灭不掉“传统”旅行社业。恰恰相反,各类互联网旅游平台,只是在加速促进“传统”旅行社业的转型升级。那么作为朝阳产业的旅行社业可不可以就躺在被窝里安枕无忧呢?毫无疑问,NO!现实中绝大部分旅行社都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凡***转型升级坐吃山空的,最终只会没落消亡;凡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最终会成为劣汰优胜的一族。
三、传统旅行社怎样才有发展前景?
首先,经营模式需要准确定位
没有准确定位的企业,就会失去发展方向,最终只会如盲人摸象、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因犯“机会主义”错失转型升级的时机。
其次,经营业务需要深耕细分
企业也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奢望一招通吃天下。只有在某一细分领域,持之以恒深耕不怠,才有机会赢得不败的一席之地。
第三,经营平台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本世纪初第一波PC端互联网运用浪潮的兴起,旅行社业也像很多行业一样,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再随着近十来年互联网从PC端逐渐走向了移动端,传统旅行社业又一次遭受到了更凶猛的冲击波。所以,旅行社业的经营平台,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做到了紧跟时代步伐,至少会最大可能避免让自己掉队的现象发生。
结束语:笔者在此给依然“坚守”在旅行社业岗位的所有兄弟姐妹们加油鼓劲了!只要熬过疫情,定会是“拨得云开见月明”!🌹🌹
旅***业从来都是“赚的卖***的钱,操的卖***的心”,同行之间的低价竞争更是雪上加霜。竞争一直存在,存在即合理,无论线上线下。然而竞争的手段太次,打价格战永远只会“鹬蚌相争,渔人获利”,而且永远培养不了客户的忠诚度。
传统旅行社相较于线上,优势:在一定受众范围内熟知度高,展现频率高;劣势:产品受限严重,价格优势缺失。经此一疫,未来肯定以“自由行”为主要出行方式,而机票+酒店的组合现在就是线上电商平台的天下,肯定需要转型。如果价格拼不过,那就植根特色植根专业,先利用这段空窗期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开展目的地知识培训,评测产品结构及市场前景,深挖旅游***,创建具有独家优势的产品。别气馁、别灰心、别焦躁、别放弃。加油,旅业同行们!
作为一个合川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合川坐拥天时地利,但是发展是越来越乏力。直辖之初,合川的排名在重庆足可以排进前五,但是现在呢,十名开外,人均更是靠后。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153万人口,三江交汇,但是排名一年不如一年。虽然最近一两年有些起色,但是起步都比人家低了。但愿以后好一点吧
合川区相对于万州和涪陵来说,优势要小一些,但是也有其竞争优势。合川区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部,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212国道、110省道、204省道、渝武高速公路、渝广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兰渝铁路纵贯南北,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和遂渝快速铁路横穿东西,是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通往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三江航道里程320.5公里,渠江及嘉陵江草街至利泽航道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立体交通网络将逐步形成,合川将成为渝西经济走廊二号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
(合川区位图)
合川区农业基础雄厚,是国家商品粮、蚕丝绸、商品鱼、速生丰产林基地,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产量全市第一。工业实力逐步增强,工业完成3000亿级产业布局,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58.5%,工业园区被确定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规上工业集中度达73%。依托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高质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聚焦工业园区天顶、草街、南溪“三大组团”,提质提速发展以汽摩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以信息安全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以药品及医疗器械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2019年,工业投资完成176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工业总产值871.8亿元,增长12.8%。其中,三大主导产业产值480.7亿元,增长10.9%;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216.1亿元,增长32%;数字经济(制造业)产值154.8亿元,增长37.8%。
(合川高新区南溪组团)
合川区商贸流通业也比较发达,重百、新世纪、国美等名店先后落户合川。合川拥有丰富的水***,每年地表水流量为73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流量的1.5倍,人均拥有水量是全国人均的19倍,可用于发电的水力***达70多万千瓦。除重庆市外,合川周边城市的规模都不大,铜梁、潼南、武胜等县将成其为商贸业发展的腹地,区域周边人口200万,构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人力***,有利于产业的聚集和人口规模的扩张。
相较于涪陵来说,合川区的竞争优势并不多,但是相比于万州,合川又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如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合川目前的工农业实力要强于万州;同时合川今年5月被定为重庆市主城新区,这是万州没有享受到的。
(合川)
根据合川区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重庆市给予合川区新的定位:重庆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合川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设成为重庆西北部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重庆市的卫星城和渝遂产业带上的重要节点,成为既接受重庆市主城区的辐射,又能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的大城市。
点击关注@爱尚重庆 为你带来更多重庆资讯
我也是合川人现在已经在外地生活20年了,每年都要回合川这边的亲朋好友家吃酒席,总感觉城市规划设计不行,街道弯多而且不宽。还不如我现在生活的外地小县城(坐标四川广安岳池县,这个小县城今年才脱贫),这个县城新区道路6车道,另外非机动车道分离,水.电.气.光电设备等有地下通道,安装维修人员进入通道一切0k。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2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