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榜单推荐 > 正文

厦门转型旅游城市发展,厦门转型旅游城市发展现状

  1. 厦门还有发展前景吗?

厦门还有发展前景吗?

厦门作为潜在国家中心城市可以在和近岸的金门岛和对岸的台湾岛的各层次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厦门作为龙兴之地,感情上也必须加分。

厦门2016年GDP预计3737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217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1083.3亿元,增长8.2%。厦门目前人口387万人,不要和内陆其他动辄千万人的城市比较,看看对岸不少了。

2017年全年厦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51.18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15.92亿元,增长7.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1%,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12.03亿元,增长7.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7%,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GDP的三次产业结构为0.5:41.7:57.7。

厦门转型旅游城市发展,厦门转型旅游城市发展现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厦门的税收直接是归中央财政的,而且中央又给厦门拨款,就相当于花自己的钱。

关于厦门的发展前景如何,我简单说说我的看法。

产业结构

厦门转型旅游城市发展,厦门转型旅游城市发展现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厦门未来目标是打造总部经济不会有制造业。制造业目前岛内没有、岛外在减少、整体在外迁,这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城市产业发展的趋势就是制造业从一二线城市转移至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只留集团总部。打造区域城市群产业分散布局协同发展是未来发展方向,所以不再依赖一城独大产业过度集中,什么都有的发展模式。

就拿国内目前做的最好的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广州是行政、商贸中心、香港是金融中心(目前还是以后不好说)、深圳是科研创新中心、东莞是制造业中心,区域布局清晰产业明确各司其职。

所以根据厦门规划也是往这个方向走,目前厦漳泉城市一体化初具规模,厦门的定位也很明确就是以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文创产业及金融业为主的区域核心城市。以厦门体量想要达到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群的规模显然是很困难的,那走小而精致就很符合厦门发展的定位,所以大工业大制造业迁离到泉漳也就成顺理成章。

厦门转型旅游城市发展,厦门转型旅游城市发展现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土地房价

厦门房价确实有点夸张了,这也是很多人吐槽厦门的点,岛内均价已经飙到5万以上,超过广州排在北上深后全国第四,直接比肩一线城市。厦门本岛面积本来就不大,岛内北部湖里区一个机场占了一大块地,南部思明区一座大山和厦大直接去了一半的面积,所有行政部门和公司都扎堆太过拥挤。

厦大是教育部直属院校,行政级别上校长和***是平级的,海对面一个小岛鼓浪屿又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两个厦门市都管不了,这么好的两块地名头又这么大周边房价自然往上飙。说实话厦门的用地确实紧张,厦大之前要地扩建,厦门岛就这么点,市***自然是不给,最后没办法厦大就在九龙江入海口对岸的漳州搞了个分校区,从本部乘船直接可以过去。

发展前景

厦门想要进一步发展市中心建成区面积是很大的问题,为什么厦大不在岛外建校区,还不是因为太远,没有政策支持谁都不愿意去岛外全部在岛内挤着。不过厦门现在应该也在慢慢布局规划,把高铁站放到了岛外的集美,翔安规划了个机场,这就有利于区域职能分布了。

先说集美,既然厦门北站放在了集美而集美可用地又大,那么开始围绕集美大学打造大学城,把岛内除了厦大之外其他大学院校全部搬过去,再围绕北站建设高新产业园比如软件园三期,这样整个集美就形成了一个科研教育产业区。

再说翔安,未来随着翔安新机场建成,厦航应该也是要过去的,可以学北京把市***迁往通州,把厦门市***部分行政职能部门逐渐迁出岛内安置到翔安。

这样岛内外三地就形成了职能划分,能够很大缓解岛内拥挤的情况,不过这么做可能会拉高翔安和集美周边的房价。

厦门目前也在着力规划发展思明区和湖里区之后第三区集美,虽然这些规划建设早就应该做了,不过也不算太晚,所以厦门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个人感觉,厦门要发展,只能把漳州兼并了,兼并泉州不现实,只有土地面积大了,各工业用地和产业园才能进来,土地面积大,也能把房价匀下去,买得起或租得起房,人才就能流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直流出。

我在厦门12年,以前的宵***那是密密麻麻,食客云集,现在呢,关店潮,不但宵***少了,食客也稀稀拉拉,很多人在感叹人越来越少,因为生意不好做了,但***的数据又是人越来越多,不知道听谁的,我个人看到的就是餐厅冷冷清清。

偶尔我也会觉得厦门还是有点漂亮,***在公共设施上投资不少,这点是要点赞的,但外来人口的幸福指数更应该保障,不然那些设施给谁用。最后很现实的一句总结:高房价已经掐住了厦门发展的咽喉。

厦门有没有发展前景,这其实是个伪问题。

1.关于厦门有没有发展前最,不仅是厦门,福建的许多城市,如一线的福州、泉州,更有甚者,全国的许多城市、区域,即使如北上广深者,都面临着这个世纪之问。厦门有没有前景的问题,是中国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说厦门腹地太小,这仍然是传统一味追求扩张、一味追求做大的思维。如果一味地追求做大,所有的城市都会面临腹地偏小的问题。

2.关于厦门有没有发展前景的问题,与厦门腹地偏少关系不大,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厦门的优势是结构性的、战略性的,关键是主政者的思维突破,主政者希望把厦门建设成什么样子。美国的华尔街不会比厦门大吧,却控制着全球的资本流动,他们有担心腹地的问题么,全球都是它的腹地;美国的硅谷会比厦门大么,却聚集了全球最顶尖的企业,个个企业富可敌国。

厦门如何破解腹地偏小的战略难题?

1.为破解厦门战略腹地偏小的难题,有人提出了厦漳泉同城化,也有学者提出未来金门和厦门合并,这些都是做大的思维,若干年后又会碰到类似腹地不够的问题。

2.要破解厦门腹地偏小的难题,需要站在国家层面、国际层面对厦门进行重新定位,需要有巅覆性的思维和发展模式。厦门在做大方面已经很优了,现在应该放弃一味做大的思维,在做精、做尖、做深等方面下功夫,可以在江西等内陆省份或金砖国家或非洲国家设立“飞地”,将厦门传统制造业逐步转移到这些“飞地”,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厦门的发展空间,而且这些“飞地”可以成为厦门的战略纵深。

如要了解更多,欢迎点击关注或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