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这个地名,其实也算是古代人们常常提起的一个有名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非常繁荣,而且又靠近着海边。固而经济发展比较的迅速,当地百姓的生活都比较的富裕。在以前,登州这个地方的起名还和当地的文登山有关系。那是的始皇帝召集各大儒臣们一起来这里攀登山,所以就有了文登山一名。但是一直以来,登州这里都隶属于东莱郡。直到唐代初期,这里才被赐名为登州。
而到了明代洪武年间,登州才有了机会被升级,开始变成了登州府。它能够有这样一个机遇,是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登州和蓬莱两个地方都靠着大海,故而这两地是和日本、高丽来往的一个重要通道。为了防止这两个国家借着这两地来入侵中原,所以这里被提升为了登州府,并且派了重兵驻守两地。由于明朝看中这两个地方,故而在当时,这两地相当繁荣,而且还是也是明朝最为重要的海上防线。
在明朝过后,统治天下的就是清朝,清朝当时也非常看重这两个地方,尤其是登州府,更是格外的被重用。由它管辖着好几大区域:蓬莱、莱阳、文登、黄县、福山等地。由于登莱两府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因此这两地最为发达。在民国初期,山东共有1800万的闯关东人,而其中有80%都来自于登莱二府。由此可见,这里可以说是人杰地灵,因此才培养出了这么多的闯关东好汉。
而到了1913年,民国***下令,清朝之前设置下来的府、州都重新规划,重新命名。因此,登州府被废了,并且规划到了胶东道管辖。也就从此,人们很少再提登州二字。而到了现如今,登州应该是划到了蓬莱和福山这两个地方。
登州的消失也算是让当地人们觉得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曾经的登州府,可以说是一级行政区,被国家相当的重视。但是现如今,它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再也找不到原来辉煌的样子。而且想当初,登州府统治着蓬莱和福山两个地方,现在却被这两个地方给统治了,这样的转变还真是让很多人觉得没有想到。不过历史就是这样,随着时间的变化,朝代都会有起有伏,有跌换更替,更何况是一片地区。它有辉煌的时候,自然也会有落魄无比的时候。
谢都柿邀答!
关于古时山东登州府,是现在山东什么地方,已有80人回答了这一问题,不仅回答了是位于蓬莱这一人间仙境的地方,还将依据由来发展与现状都回答的很具体了,麻烦您去看看,我就不细说了。谢谢您的邀答。
你指的是什么朝代的登州,汉唐时期登州就是现在的山东全境、江苏东部、河北沿海大不分。宋朝以后地理变迁,出现了渤海湾,就把胶东半岛同称为登州。置所变换了好几处,从江苏的日照到烟台都设置过。
感谢邀请,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说一下。悟空大哥你都把蓬莱阁的图片给配上了。你说登州是山东的什么地方。🐮呀
下面回答问题哈。唐武德4年(621年),唐高祖在我国历史上首次设立登州行政区划,领文登、观阳2县,以文登为治所。起初,登州行政区的名称、管辖范围和治所并不固定。武德6年(623年),割观阳属牟州,置清阳、廓定两县属登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登州和清阳、廓定两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登州,辖黄县、文登、牟平等3县,以牟平为治所。神龙三年(707年),改黄县为蓬莱县,登州治所移至蓬莱。先天元年(712年),又割蓬莱县置黄县。天宝元年(742年),改登州为东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登州,领蓬莱、黄县、文登、牟平等4县,治所蓬莱。从此,登州行政区的名称、治所得以正式确立。
五代十国时期,山东地区先后归属梁、唐、晋、汉、周等***,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唐朝。
北宋时期登州辖蓬莱、黄县、牟平、文登等4县,治所蓬莱。
金时登州辖区略有变化,析登州之牟平、文登2县设宁海州,以登州所属的两水、杨疃2镇置福山、栖霞2县。登州辖4县: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治所蓬莱。
元朝时期辖区与金时基本相同没有变化。
明初登州隶属于莱州府管辖,后于1376年设府,治所蓬莱。管辖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和文登县。明末设登莱巡抚于此。登莱成为关防重镇。
清延明制,登州府辖区基本无变化。第二次***战争后,登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1862年治所由蓬莱迁往烟台。
1914年5月,北洋***置胶东道,治所烟台,登州作为行政区划划上了句号。
由此可见登州作为单独的稳定行政区域。开始于唐初,稳定于明清,终结于民国北洋时期。
登州府府治在今天的蓬莱。大唐设登州府,传说大隋靠山王杨林镇守登州。
大明王朝后期登州府辖区极广,胶东半岛(除莱州、莱西),整个辽东半岛都是其治所。山东人闯关东,很多人渡海北上。今天的大连人讲烟台话,辽东半岛口音与胶东半岛极为相似。
登州古为东夷人地盘,春秋时期东莱子国受齐国压力东迁,国都在今天的龙口(黄县)黄城东南。
今天胶东半岛多是移民后裔,祖籍小云南(很多村志记载由云南迁来,似有误。)“小云南”究竟在何处?并无定论,有贵州乌撒卫之说,有云南祥云县(古称“云南县”)之说。山西洪洞大槐树办公室主任在央视节目中说:“小云南”在山西大同以南,也就是汉代云中郡。这个解释似乎更准确。
我的先祖在大明洪武年间由“小云南”经山西洪桐大槐树下迁到山东张店(今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我的十世祖在大清乾隆年间由张店迁到登州,我是第11代。我祖籍山东蓬莱村里集镇。
旅行和旅游是两个概念,旅游时间短有目的地,旅行就不一样,时间会长一些,可以没有固定的目的地,那样带点书看看是可以的,我一般都是自驾游,从来没有带过书籍,一般没事时就是看看手机吧!
谢谢您的邀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何打发候车、坐车、乘飞机、坐高铁等漫漫长路?何不带上一本净化心灵的书,让心灵和躯体一同旅呢!
我认为:这个要看个人的喜好吧,旅行时最好带些心情愉快的且不要太厚重的书籍,一来有个好心情,二是减轻负担,至于旅行书籍网上很多,去之前提前也做了一定的功课,但是,我喜欢自助游攻略一类的书籍,不仅介绍了各地的旅游路线和特色小吃,而且在闲暇时可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很有旅途情趣哦。最后,祝旅行者精神和视野双丰收!
1、从你提出这个问题来看,感觉你应该是会带上书籍的。我也会带上一本,特别是一个人旅行的时候,在一处舒服的异乡他处慵懒随意的翻上几页,全神贯注,给孤独的旅途注入一丝精神上的甘泉。
2、带什么类型的书籍呢?
内容可以是轻松的,也可以是有深度的,不烦闷的,愿意用心一读。
重量较轻,便于携带。
3、推荐书籍: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梭罗的《瓦尔登湖》、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追风筝的人》等等。
4、旅行带上书籍,身体在路上,灵魂在路上,旅途愉快,精神丰盈。相信在旅途中的你阅读后的所感所想绝对和平时不同。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帮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回答。
旅行时是否带书因人而异。
喜欢纸质书的人一定会根据时间的长短随身携带一两本书,一边读书一边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喜欢电子书的人可能不带纸质书,而是用手机和其他设备来浏览和阅读。
我个人的习惯是旅行时随身携带一本专业书籍和一本***。换换口味,读本***。
同样的文字,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体验是完全不同的。纸质书的墨香和电子书的便利性是无法比拟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要人们喜欢阅读,其实没有必要拘泥于形式,而更多的是去看自己喜欢的内容。
上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个人理解和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能帮助到每个人,同时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喜欢我的分享。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答案,请分享你的评论,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在此我祝愿大家心想事成,天天开心,万事如意!
旅行时,最多只带相关地方的大旅行地图册,以防无线信号不好的时候好查线路。
偶尔也会带相关地方的景点介绍书籍看看。但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出发之前就看好了,不会浪费旅行的时间来看书。因为对于上班族来说,毕竟旅行的时间很有限。
1.旅游用地有两种:一种是公共服务用地,一种是属于经营型用地
1.1公共服务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属于专用划拨用地,***不收土地出让金、土地不受50年年限限制,只要国家不改规划一直可以使用,划拨用地一般建设项目包括(学校、医院、***办公大楼、博物馆、公交车站、军事科技馆、绿化广场等……)
1.2经营型用地:经营型用地属于旅游景点用于收费或经营的场地,一般分为两站用地性质1.商业用地40年,2.旅游用地50年,两者用地性质都属于经营型盈利型用地,是要经过招拍挂流程,并缴纳土地出让金的。
2.城市住宅用地:用地年限为70年,属于商品房用地,既然是商品用地就属于经营型用地,经营型用地都要走正常招拍挂流程,并缴纳土地出让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29169.html
下一篇
泸西美食,泸西美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