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范志毅,徐根宝满是骄傲之情。不过要说到这个能力出众的***,徐根宝也是相当的挠头。范志毅小时候就不安分,不服管,从小就是孩子头。跟高洪波的恭顺相比,范志毅给徐根宝添了太多的麻烦。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他们之间产生了许多摩擦,徐根宝头疼不已。
1994年甲A联赛,上海申花对阵辽宁远东,中场休息的时候师徒就发生过激烈争吵。当时上海申花上半场落后,徐根宝就指责范志毅回防不积极,范志毅不服气顶撞了徐根宝。最后,徐根宝说了一句“你下半场不要上了。范志毅怒摔球衣愤然而去,上海申花因此输掉比赛。
有点像是曼联队的弗格森以及贝克汉姆更衣室发生的事,只不过范志毅可没有贝克汉姆那么好的脾气。当然后来范志毅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对当年此事懊悔不已。
在2002年甲A上海德比。当时效力与上海中远的范志毅,与恩师徐根宝同室操戈。徐根宝为了鼓舞球员士气,对申花队员说:“我们的优势是年轻,对手的优势是经验。范志毅不是以前的范志毅,1995年是他的巅峰,现在他在走下坡路,用我们的话说,他现在是空心萝卜。
这话传到了范志毅耳中,此君脾气火爆,哪管你是徐老师还是苍老师。赢下上海德比之后,不忘给老师伤口撒把盐,面对全上海媒体回了一句:“我们是用一支残兵败将打败了申花,你对徐根宝说,今天空心萝卜战胜了实心萝卜!
不过师徒二人吵架也不记仇,事情很快就过去了。2010年前后,范志毅足球事业发展不顺利,徐根宝还给这位***提供了帮助,那时起范志毅开始称呼徐根宝“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武磊是不是球星要看放在什么地方说了,国际上只能称之为球员,几流就不好说了,如果放在国内,那无疑就是球星。徐根宝说武磊不是球星,当然是替***谦虚了,如果还有另一层意思的话,那就是对***的鞭策,对现状的不满足,毕竟徐根宝麾下虽众星云集,但并没有一位能在国际足坛拿得出手,包括武磊在内,与国际级球星还相去甚远。
青训的培养更多地在于环境,在中国足球几十年如一日的混乱环境中,徐根宝能兢兢业业培养出一批接一批的根宝军团已实属不易,所谓量变才能质变,中国足坛如果多几个徐根宝又何愁发展不起来!
其实,如果以武磊的标准来看,徐根宝曾经培养出相匹配的中场,比如申思、祁宏等,都是创造力强,技术能力出色的中场球员,相信即使目前,根宝手中仍有类似极具创造力的中场苗子,只不过如今中超外援当道,组织进攻的重任都习惯***给了外援,新秀、苗子想打出来,甚至想崭露头角都不容易,这种情况下也是难为老帅了,毕竟再好的苗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机会,也终究会被埋没。
所以营造出一个人才辈出的环境,良好的竞争氛围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只有到中国足坛出现十位百位甚至更多徐根宝的时候,才是中国足球起飞之时。
现在的足协真的是那里有好处就去那里,无错崇明足球基地培养了很多球星,很多国脚,是值得足协去参观的,但问题在于, 为什么其他足球基本没有人才培养出来,这才是问题的重点,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再来一个崇明基地都没有用。
足球与其他项目不一样,其他个人单项可能就需要一个训练基地,每2-3年出一个巨星就可以了,但足球是不行的,场上是有11人的比赛,要成绩好,常规的11人及替补等球员都要有出色的水平。这样单靠一个崇明是完全不够的。
武磊在上港打得风生水起,但为什么在国家队的表现差很多,原因之一就是国家队的中场不上档次,这就是为什么徐根宝也对媒体发言:武磊还算不上球星,因为还没有帮助国足获得成功;他希望再培养出一位好中场球员,因为这是目前中国足球最或缺的。
由于俱乐部中场的位置基本上由外援球员占据了上场的时间,国内球员在这个位置上完全没有任何机会,或者说在孩童时代都习惯了,要想在日后踢上比赛,做个后卫或者工兵球员更有效,这直接导致国内的中场球员异常缺人。
无论怎样,现在的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青训,这才能发挥中国人口我的优势,这个就需要许许多多这样的足球培训基地的存在,这才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必要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2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