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机肥?
目前有机肥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定义。有机肥可作为一种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产品。
一般又可分为好氧发酵有机肥和厌氧发酵有机肥。其中好氧发酵指在有氧气情况下有机物料的分解过程,其代谢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和热;而厌氧发酵则是在无氧气条件下有机物料的分解,厌氧分解最后的代谢产物是甲烷、二氧化碳和许多低分子量的中间产物,如有机酸等。厌氧发酵有机肥与好氧发酵有机肥相比较,单位重量的有机质降解产生的能量较少,而且厌氧发酵有机肥通常容易发出臭味。传统农家肥以厌氧发酵为主,而现代有机肥堆肥系统则大都***用好氧发酵。
无机肥是一种矿质肥料,也称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成分较为单一,很容易溶于水,分解速度很快,容易被植株根系吸收,包括氮、磷、钾、复合肥等。
无机肥可分为碳酸氢铵、尿素、硫酸铵、钙镁磷肥、硫酸钾、草木灰、石灰等。
1.养分全面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以及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N、P、K、Ca、Mg及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养分全面的特征。
2.养分释放缓慢
相对于无机肥(化肥),有机肥中的养分释放缓慢,可维持供肥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有时在初次施用有机肥时作物增产,土壤质量及作物品质改善可能效果不显著,但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及作物均有积极的效果,这是由于后崔作物也能利用前若施入土壤中的养分;另外有机肥中含有多种糖类物质,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中的各种糖类,在有机物的降解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为土壤微生物生长、发育、繁殖活动提供能量。
3.生物有效性高
在我们农村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就要用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枓是人,猪,羊,鸡等粪尿,在发酵过后才能种农作物,是农作物的三要素氮磷钾。化肥是工业造出来的肥枓,它的元素没有农家肥的元索多。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您的问题是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的区别是什么?国家为什么鼓励有机肥?我们一起从以下三方面来了解吧。
一、定义:
1、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在罗马时代,农民就发现在种植过豆科植物的大田里种植谷类作物时,其产量有所提高,因此,就注意到细菌能增富农业土壤中的营养。直至19世纪,德国的苜蓿种植者和美国的一些大豆种植者,他们利用苜蓿田或大豆田的土壤,转移接种至新的农田,从而使作物产量得到提高。1838年,法国农业化学家布森高(J.B.Boussingault)发现了豆科植物能固定氮。并于1843年建立了第一个农业试验站,对各种轮作制中作物产量和成分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分析。
2、化肥: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
二、区别:
1、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
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
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
三、国家为什么鼓励有机肥?
好高兴为您解答,由于化学化肥大量投入,使得我们土壤盐分不断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板结,种植蔬菜成活率低,病害多,收成少,甚至对人身体造成危害,目前有些地方的井水和地下水都不能喝了。因为亚硝酸盐过高,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能够引起人体细胞缺氧,诱发癌症,危害极大,亚硝酸盐食入3克就能导致死亡。
为了让食品更安全,为了身体更健康,下面给广大种植户朋友们提出一个施肥的概念。 那就是光合作用,下面用做饭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碳氢氧:占植物营养95%
肥料:而且16种肥料占据5%
也就是说,肥料和做饭比较也就是调料品,味精,食盐,各类香粉而已,这些调料品离不开水的融化,太阳的蒸腾作用才能吸收利用。这样也就知道了,肥料不是主要元素,肥料只要不缺就行,施肥的话少量多次。
有机肥和化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用肥料,其性质区别主要在于有机与无机的差别,然后是功能的差别。但它们都是为作物种植服务的。
有机肥料是植物秸秆或者动物粪便经过腐熟后,施入土壤中为植物提供营养的含碳肥料。有机肥中的主要物质是有机质,其次是小部分的无机营养元素。
有机肥中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同时有少量的大、中量元素可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同时有机肥中大部分为可作为有机质,供作物生长提供有机原料。重要的是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可以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矿化土壤中的大量元素被作物吸收,这样可以使土壤土粒间的间隙增大,为空气和水分流动,还能通过其中的菌类与土壤中的菌类做个平衡,使一些土传病害变少。
土壤中增施有机肥料在当前是非常有意义的。
化肥即化学肥料,是通过化学或者物理方式制造的能被作物根系吸收的一种肥料。
化肥分为单质肥料和复混肥料两种。单质肥料是指化肥中含有一种元素的肥料,如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尿素等。复混肥料是指化肥中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大量元素的肥料,如二铵为氮磷复合肥、磷酸二氢钾为磷钾复合肥,我们也时常将氮、磷、钾三种元素配置在一起作为三元复合肥。
化肥的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必要的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供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有营养支撑。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提供者。对于作物根、茎、叶生长及结果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支持作用。
国家鼓励使用有机肥,目的在于在施用化肥的同时,使作物果实口感更好,有机物制造顺利,能配合无机肥料为作物提供合理的营养。
奥古斯特定理既密克定理是几何学中关于相交圆的定理。1838年,奥古斯特·密克(Auguste Miquel)叙述并证明了数条相关定理。许多有用的定理可由其推出。三圆定理:设三个圆C1, C2, C3交于一点O,而M, N, P分别是C1 和C2, C2和C3, C3和C1的另一交点。
设A为C1的点,直线MA交C2于B,直线PA交C3于C。那么B, N, C这三点共线。(注意:M、N、P并不共线),逆定理:如果是三角形,M, N, P三点分别在边AB, BC, CA上,那么△AMP、△BMN、△CPN 的外接圆交于一点O。
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92年发明的纯碱制法。
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氨气时的废气。此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用。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其原理,NaHCO3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