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小学不公布考试成绩,是出于为孩子减负的一种考虑!现在孩子学习作业之多,让孩子们失去了快乐童年!
不公布成绩会不会努力学习的劲头少了,走向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们连一点挫折都不敢面对,那未来怎么办?大学生、博士生跳楼的***也是频频发生,这说明什么呢?
其实无论怎么改,先是授课老师的能力过硬,孩子能听懂、听会少留作业!
二是学校应设立励志课程,有走入贫困山区与留守儿童互助实践课,让孩子感知人活着的意义是不但自己幸福,还要有帮扶心,这样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劲头!
三是 敬畏生命及爱心教育不可少,从小教 育孩子敬畏生灵,孩子以后就会有规则!有爱心孩子才能爱别人!
教育更应是发挥各尽所长,达到真正的走向社会的各尽所能,社会为孩子创造一片公平的天地,这样孩子的未来才能“百花齐放"。
不公布成绩早已有之,特殊时期有一定的意义,但长远来看,但依靠不公布成绩来减负,几乎无用
据光明网报道:
21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各校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不得为追赶进度而加重学生日常课业负担,学生作业和考试评价管理严格控制难易度,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等级记分,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可***取多种方式弥补教学时间的不足。江苏小学初中不得公布考试成绩。
其实,关于小学和初中部公布学生成绩,这是很早之前的规定了。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有类似的规定。去年年底,教育部再次作出“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的规定。事实上,一个问题多次规定,只能说明一点:执行得不好或者根本没有执行。否则,何必规定一次再规定一次呢?
当然,江苏出台这个规定,是在疫情期间。众所周知,由于今年***疫情的因素,全国大面积延迟开学,最短的有一个多月,最长的已经达到3个多月。
复学之后,教师肯定要赶进度、补短板,在有效的时间内,产生更大的效益。自然,就会难免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加更多的课业负担。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江苏出台这个措施,是站在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值得点赞。
但客观地说,试图用不公布成绩来减负,短时期内,如果“长了牙齿”的督导能够跟得上,可能会有一点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有掩耳盗铃的的嫌疑。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人才选拔制度是客观存在的。小学初中不公布成绩,难道中考也不公布?不依靠成绩录取,那依靠什么来录取呢?
一边是不公布,一边游泳成绩来录取,那不是掩耳盗铃又是什么呢?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孩子,不少人的抗挫折能力太低了。适度的挫折,对于人生,是有重要意义的。成绩,有些时候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只要运用得当。
说白了,这个只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平息表层民愤的权宜之计罢了。
近年来,学生学习负担重,家长在陪伴教育时精神、经济负担重已经成了全民高关注的话题。所以才有一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些零星的政策,来平息这些表层民愤。
其实公布不公布成绩,成绩就摆在那里,对于老师来说,对于全班同学来说,哪些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哪些是学习落后的学生,一目了然,大家心知肚明。只是说学校和班级在管理时,注意一下公布成绩的方式,以免给学生造成过多的精神负担,这个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成绩完全不公布,这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最关键的是,平时是不公布成绩了,大家一团和气,高高兴兴。到来了中考,高考,需要出口选拔的时候了,依然是恒久的不变的分数选拔。那你说,平时不允许公布成绩意义何在?不就是掩耳盗铃吗?
所以规定不公成绩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为出口选拔没有变,这些浮在表面的措施都是空谈。
平时不公布成绩,反而对中等、落后学生来讲,坏处不少:第一没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参照系,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其次身边没有一个促进和动力让自己克服不良习惯,持续勤奋努力。这一类学生到了最后出口才幡然醒悟,悔之晚矣!
对于那些处于顶尖的学生来讲呢,其实影响不大,因为他们的学子动力,学习习惯,都相对比较巩固,受外界环境影响小,他们更多地是在和自己比,在往自己的理想迈进。
再者,现在课外培训这么发达,校内不排名不公布了,外面的机构一样可以进行更为准确的排名和参考。
所以出台这样的政策,其实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