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文旅是全国知名的文旅城乡综合规划设计院,拥有旅游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甲级”资质,聚焦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振兴,以"创意经典·落地运营"为理念,以开发运营策划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为核心,整合顶层设计、投融资、开发、建造、运营、培训等业务板块,打造“泛旅游开发运营服务平台”和“泛旅游开发运营生态圈”,为文化、旅游、大健康、体育、农业、教育、房地产等区域综合开发运营及项目落地建设,提供顶层设计、投融资、开发、建造、运营、培训等全链全程服务。区域旅游的空间功能分区是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有利于旅游区的规划与开发,更有利于今后旅游区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的管理。在旅游区的功能分区和布局上那个存在以下一些布局模式:1) 环自然风景点或***中心布局: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此种布局模式可进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引力,布局重点是***,其次是住宿。2)环旅馆布局: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过此种布局使得豪华旅馆成为核心,布局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设施体系。野营地式布局: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适宜兴建大型旅馆的旅游区,是对整个旅游区适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设施进行布局。3) 社区-旅游吸引物综合体(CAC)布局:是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物的综合体。4) 三区结构布局:核心是受到严密保护的自然区,围绕它的是***区,外层是服务区。5) 双核布局:为旅游者需求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提供了一种商业纽带,通过精心的设计,将服务功能集中在一个***性社区内,处于保护区的边缘。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还很大。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成长过渡的阶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总体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
1、五种旅游规划的基本类型是:
(1)生态旅游规划、
(2)文化旅游规划。
(3)工业与科技旅游规划。
(4)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5)红色旅游规划。
2、五种旅游规划的特征是:
(1)旅游规划的广泛性和综合性。
(2)旅游规划过程的综合协调性。
(3)旅游规划方案的比选性。
分为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又可分为省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