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张大帅手下五虎将之一,张少帅的老师,后举兵反奉。是时,日本人被张大帅的两面派手法玩得很惨,日本人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东北的经济利益由盈利变成亏损,甚至难以为继,据满铁档案记载,满铁所拥有的各铁路干线一直以来是挣得钵满盆满,但是,张作霖在日本人经营的铁路一侧大修附线,而且,同样的货物,在张作霖的附线只需满铁50%的运费;日本人拥有大连港,张作霖就建个葫芦岛港。恰逢郭松龄大有反奉之心,于是与日本人一拍即合。据满铁档案记载,***将军郭松龄共得日本反奉资助款一笔4000万元。郭松龄也投桃报李,答应事成后满足日本人在东北的各项利益——就是出卖东北***。后日本人发现郭松龄与冯玉祥有勾结。日本人知道冯有苏俄背景,恐苏俄染指,立刻反诲,遂派日本浪人带重炮参战,于辽河岸畔帮助张作霖大败郭松龄。郭松龄是怎么一个人已经十分清楚了。
奉系军阀中郭松龄是少帅张学良重点培植的势力之一。郭松龄能进入不可一世的张学良眼中,却并非偶然。
1917年郭松龄跟随孙中山,在其领导的“***运动”失败后无法再留在广州,便回到奉天担任讲武堂的教官,而此时张学良在讲武堂学习。
年轻的张学良急于培植自己的的势力,而教官郭松龄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拥有丰富的军事理论储备,让张学良颇为欣赏,后来两人亦师亦友。
一个是有军事才华,正当乱世最稀缺的人才。
一个是朝气蓬勃超级官二代,想创一番自己的事业,还有能力给人一个好前程。
两人一拍即合。
张学良便向老爹张作霖举荐,1920年郭松龄被委任为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
郭松龄没有让张学良失望,入职后经过郭的整顿,卫队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920年张作霖入关调停“直皖战争”郭松龄任先锋司令,在天津小站以一团的兵力击溃了皖军的两个旅。
出场即巅峰
郭松龄(1883一1925)是民国时期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下的一位将领。
奉系军阀的将领分为两派:
一,旧系将领:张作霖、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昌宗、马占山、许兰州等。这些人和张作霖一样,出身于绿林。
二,新派将领:士官派有楊宇霆、姜登选等;大学派有郭松龄、李景林等。新派的代表人物是张作霖之子张学良。
郭松龄,字茂宸,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某村。祖籍山西太原。:他生得高大挺拔,朴素简朴,平素穿布军装,而不象其他奉军将领一样穿呢军装。
1905年秋,郭松龄进奉天陆军小学堂学习。1906年被选进奉天陆军速成学堂。1907年,郭松龄以优异成绩毕业,充任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得到陆军统领朱庆澜赏识。
1909年,朱庆澜调入四川驻防,郭松龄随他一道入川,任连长。在这里,他结识了程潜、方声涛等人,加入了同盟会。武昌起义后,郭松龄因故回到奉天。此时他已是营长。
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1913年,他又考入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1917年,孙中山组建***军***,郭松龄投奔孙中山,历任参谋、营长,教官等职。***运动失败后,他又被迫返回奉天。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在这里他结识了学生张学良。经张学良推荐,郭松龄被张作霖委任为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1921年,升任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的第三旅组成司令部。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失败,全线溃退,各部都损伤惨重。只有张学良和郭松龄领导的东路部队因二人指挥有方,不仅未受损失,反而打了胜仗取得山海关大捷,有效阻挡了吴佩孚企图突破山海关的部队,打破了其直捣关东的***。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学良与郭松龄担任第三军正副军长,与姜登选、韩麟春为正副军长的第一军为奉军主力,击溃直系军并获得胜利。张作霖任命张学良和郭松龄为京榆驻军司令部正副司令。张作霖将大批军队开入关内占领南方各省。郭松龄提出退出关内,保境安民的主张,未被张作霖***纳。政治上又受到杨宇霆等人的排挤。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