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从成都到西藏、拉萨的318国道称作川藏南线,这条路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内地人前往。
2019年5月,我们从沈阳自驾赴藏,在川藏南线上耳闻目睹了许多骑行的人们。钦佩之余,说不明白他(她)们为什么要骑车去应对平均每天100公里的路程,要翻越12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最高海拔更是超过了5000米,几乎要挑战体能的极限了。
比身体更具挑战的是对骑行者心理的考验。海拔、高反、塌方、落石、烂路,很多时候身体其实已经崩溃,只有强大的内心在坚持着、不放弃。
毫无疑问,骑行川藏线,有着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从海拔513米的成都开始,骑行者需要翻越12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反复经历上山、下山的过程。翻过一座山,从山顶放速到山脚,继续开始翻越下一座,无论对精神或身体都是很大的考验,除了体能上的折磨,内心的孤独、在困难面前价值观的动摇等等,一切都考验着每一个骑行人的决心。
很多人在高海拔的考验下,没有能够骑完川藏线,中途选择搭车乃至放弃的很多,真正从成都一路骑行到***的不足一半。百分之九十的人身体并没有问题,是被自己的内心打败了:不行了,骑不到***了。于是,理想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每年有人满怀热情来川藏线骑行,也有人灰头土脸地推(搭)了车子,原路折返。川藏线上有很多专门做骑行者生意的面包车往返,他们有完善的车载自行车工具、实惠的价格、还有提供载车载人直接到住宿地点吃饭洗澡的一站式服务,商业化逐步完善的川藏线上,洒满了凋零的热血和信仰。
面对14座山峰,每个人做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对于每个凭借自己的脚力和毅力骑行上山的骑行者来说,这段绝对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我也为他们依靠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征服川藏线感到敬佩。同时,也对那些中途搭车放弃骑行的人们表示尊重,他们已经很棒了,至少比只在心里想想的人勇敢地走出来要强。根据身体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是对自己的负责,没有什么自责懊恼的。
而一路坚持到底的,身体虽然受到了无尽的折磨,但是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内心经受住了考验,和海拔一起升华到了天际云层,无疑属于胜者。这时候,再一味地琢磨当初出发的理由,还有必要吗?
2010那年我23岁,这问题一瞬间就勾起那段美好的回忆。“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纯粹。”无法把自己当少年,但也没有人把你太当真,那年23,有些事情一定要开始做了,有些事情也一定要更明白,目的是为了从现在开始,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活得更精彩!圣洁的***、神奇的土地、纯朴的民风、奇趣的旅行!离开喧哗的城市,抛开所有的烦恼,敞开心情,来一次远征,拥抱大自然,带着对川藏线的美好憧憬……带着对雪域圣地的无限向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骑车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旅游
去自己心中的圣地——***
这是骑行前的召集令。那一年义无反顾的出发了。我原本只是单纯的从北京天安门骑行到达******布达拉宫的一次圆梦行程(我一直的梦想就是要去***要去看布达拉宫),最后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习惯,习惯在路上……其实有点跑题了,骑行川藏南线时间从2010年6月28日开始到2010年7月14号结束那一个个陌生有熟悉的名字雅安、新沟、泸定、康定、折多塘、新都桥、雅江、119道班、理塘、巴塘、日荣温泉山庄、芒康、荣许兵站、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通麦、八一、工布江达、松多、墨竹工卡到心中圣地达***,布达拉宫一个个从新浮现在脑海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