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鲁西北平原,黄河北岸,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因此,从地理位置和行政归属上看,惠民县并不属于济南都市圈。
济南都市圈是以济南为中心,包括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滨州等城市。这些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以济南为核心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这些城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惠民县不属于济南都市圈。
惠民两字实际也是借用而已,因为县境内有一条沟的名字就叫“惠民沟”,在惠民县也有“先有惠民沟,后有惠民县”之说。
惠民县以“惠民”为县名的历史并不长,距今也只有短短285年的时间,可以说是滨州各县区中“成名”最晚的。
惠民虽然成名晚,但惠民的历史却足够悠久,它最早的名字叫“厌次”
惠民地区是指山东省惠民地区。
1950年5月,撤销渤海行政区,对原辖区进行调整,建立惠民,驻惠民县城,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利津、垦利、广饶,高青、齐东共12县。
1958年10月,惠民专区驻滨县北镇新建城区。
1958年10月30日,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驻张店。1961年1月,撤销淄博专区,复置惠民地区,专区迁回滨县北镇。
1967年2月27日,惠民专区改为惠民地区。
1984年,为了与滨州市统一地名,惠民地区党政机关驻地北镇改为滨州。
1985年,全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一市八县。
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名为滨州地区。1994年,全区辖滨州市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共一市六县。
2000年,撤地改市,在滨州地区原有行政区域建立滨州市,辖滨城区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一区六县。
惠民地区已经于1992年改为滨州地区并于2000年6月10日撤地改市为地级滨州市了。 惠民地区的“惠民”地名来自原地区行署所在地惠民县,惠民县秦代设县,当时叫厌次县,后历经变更,“惠民”地名来源于明朝,景泰年间在县城东南开挖了一排水沟,因予惠与民,取名惠民沟,后县借沟称,亦名惠民,沿用至今。
建国后,1950年设惠民专区,专署驻惠民县,1958年并入淄博专区,1961年恢复,惠民县与滨县分拆,专署驻地改驻滨县北镇(后设县级滨州市,1987年滨县并入滨州市)。
此后一直维持地区名为“惠民地区”,地区行署却不在惠民县而在滨州市的格局,直至1992年地区更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