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十年是徐州难得的黄金发展十年。理由有二,其一,作为国家"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借助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徐州承南接北、连东贯西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同时,又有双十字高铁交通的支撑,徐州未来以交通物流为代表的服务产业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二,作为江苏省重点打造的"1+3"战略发展城市群之一,徐州同时还肩负着扛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大旗的重任,就目前徐州的城市规模和经济体量而言,显然还不够以让周边的几个"大城市"心悦诚服,唯有再扩大规模。
事实上,徐州的城市规模框架已经拉,其五环已经规划到了鲁苏交界处的贾汪,也就是说,徐州未来的主城区已经扩大到了甲方,从这一点上看,徐州未来的城市规模将比现在翻一倍。由此可见徐州未来1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可见一斑。
徐州未来十年发展潜力巨大,徐州有可能成为内陆的第二个雄安新区.随着地铁枢纽的建设与开通,徐州将会在5年内有***展,未来与全国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徐州会跃居二线城市体,这是由徐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决定的.
徐州目前定位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而且前一段时间领导莅临徐州视察,对徐州的发展表示肯定并对徐州的期待很高。
未来十年的话,我认为城市发展前景广阔。昨年徐州地标建筑高度(苏宁广场)再度刷新,明年徐州地铁也即将开通,无疑为徐州注入了发展活力也促进了城市发展的进程。
淮海经济区已然成为国家瞩目,地方投入的长久战略。随着东部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年之内苏鲁豫皖四省洼界地区比如又添新活力,而徐州作为中心城市则受益最大。
所谓淮海经济区,也就是徐州在念叨,其他地方根本不理会。徐州本来就是穷地方,人均收入、人均GDP都比较低,根本没有能力带动周边城市。徐州经济发展不行,人口流出严重,经济结构转型滞后,十年后也不会有什么改观的。
徐州位于苏北,值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位,京沪与陇海铁路大动脉交汇处,交通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徐州***丰富、工业发达、科教兴盛,但在江苏这个经济大省经济强省中,显的发展缓慢。从发展态势看,淮海中心城市非徐州莫属,全国重要陆上交通枢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加上徐州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强大的教科研优势和人力***优势,可以断定,未来十年间,徐州将有快速发展期,成为新一线的可能性较大。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底,徐州下辖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1125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08.38万人。
徐州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 ,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医疗和对外贸易中心,也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北翼重要中心城市 、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
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之一 ,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也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
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有云龙湖、云龙山、潘安湖、大龙湖、金龙湖、艾山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邦、孙权、刘裕、李煜等历史名人。徐州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