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除总行外是行员制,属事业编,不好向外调动,基层行业务是外汇管理居多,对银行一块与银监会有交叉,业务范围窄,离开这个系统到企业适应性差。税务是公务员,待遇比人行好,因有地方绩效。专业性强,到企业适应广。缺点是提拔慢,劳动强度大,还有执法风险,如不自律,拿纳税人的烟酒,还会受处理。
税务局和人民银行我都有同学,我还是比较清楚的,我建议选择税务局!虽然看似都是公务员身份,但是税务局还是比较正统的公务员,也是很强势的公务员,绝对的热门强势部门。为什么这样说呢?人民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监管银行的银行,也算起商业银行的大哥大,但是说实话,在地方存在感真的不强,如果只是想要一个稳定清闲的工作,人民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人民银行除了总行,别的都是行员制,根本就不是正统的公务员,其实这方面还是挺尴尬的。一问你人民银行工作,都以为在商业银行工作,和中农工建交听着没啥区别,除非你再耐心的解释一番。
虽说这几年税务局合并以后,人员编制比较满,但绝对是不错的工作,比人民银行有面子,当然如果你有金融情怀,那么你就选择银行银行吧,毕竟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央妈。这两个工作的晋升上,都比较难,税务局会更难,毕竟人多,有的干个十几年还是科员的有大把人在。人民银行要比税务局这方面强点。收入的话,税务局和人民银行差不多,比当地的公务员多点。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税务局,毕竟当公务员还是当正宗的嘛,哈哈!
如果就我来说去人行。税务局这几年改革太多,各种新政策学习、考核。国地税合并以后,又把社保征管、土地出让金收缴划入税务局,工作量翻了几番。各地招商最大最有吸引力的政策就是减免税,这块虽然是财政局出,但是要税务局配合,而税务局征税又有任务指标,压力大。
而人行是我国的央行、兼管国库,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主管部门,但是因为有银保监会和***存在所以人民银行地方分支行承担的行政职业非常少,至少我接触到的几个都是相对税务系统要轻松很多。人行北京总部和上海总部应该非常忙,
最后如果想拼搏,那就去税务局,如果想稳定就去人行。
建议去税务局,人民银行是自己玩内部玩与社会交往少很多,干了一辈子,可能认识的人很有限,去社会上办个事,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人行有什么用,税务局社会地位高一些,与社会交往多一些。人是活在社会上的,不是关门吃喝不与社会交往的。还有就是,税务局是名正言顺的公务员,基层人行是四不像的行员,不是公务员,不是事业编,只是参考事业编的行员。建议去税务局。
恭喜你,你的这种情况很少,因为两个都是国考,我太熟悉这两个单位了:
一、报考编制:税务局有公务员和事业编两种,人行有公务员、事业编、行员编等四个编制,你考是那个编制。
二、工作地点:两个都是市级单位,但都是垂直管理单位,你的工作地点在哪,如会分配到那个县上。
三、环境氛围:税务局相对工作环境好像,人行等级制度严重,对规章制度生搬硬套,相对来说,税务局工作硬件、软件和工作氛围相对好一些。
四、薪金报酬:发达的地区,税务局工资待遇好些,不发达的地区,就说不准了,人行是死工资,特点是高,基本高出当地公务员的40%左右。税务局是中央和地方双重管理单位,地方有的,税务局也有,相反人行就和地方没有关系。
五、社会关系:税务局优势没得说,和什么人都打交道,社会地位高、认识的人多,人行相对受业务的限制,社会关系相关简单,对商业银行威慑力较大,别的单位基本没有交道。
六、晋升途径:基本一样,县一级是正科级,市一级是正处级,相对地方来说升职难度较大,两个单位相比,税务局人多、指数多,更容易。
想拿死工资,就去国税,被领导看中,升职就快。银行发展空间大。我老婆也是在地税工作了7年,一个研究生,工资就7/8千左右。
我经常说她,读那么多书,这么高的学历,就拿一点点工资,丢不丢人,人家一个中专生都不只那么少。
她铁饭碗也不要了,辞职去了一个科技咨询公司上班,第一年就拿了25万年薪,每年收入递增。现在她打扮的太***,经常去旅游。
我刚认识她那时,人现在完全变了,有钱后,追求太多了。
我也有点后悔,早知道不叫她辞职,在地税工作,安安稳稳的,没有那么多心思。
能同时考上银行和国税局,说明孩子素质不错。我建议去银行,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成长为高级金融人才,年薪是按百万论的。国税局看着是体制内的,工作稳定,但向上空间不大,因是垂直管理部门,晋升渠道很窄,工资一年也就十头八万,许多体制内的人都是混吃等死,孩子如果素质好,还是不要到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县区乡级的,不要浪费人才。
同班同学,一个刚毕业去了国税,一个去了银行,当时说国税好。10年后,国税工作的还是科员,银行工作的已经成为支行行长。孰优孰劣,你说呢?也就是说,去国税的话,发展空间很小,银行发展空间大。其实这个道理适合大部分公务员!公务员发展空间小,刚毕业时感觉公务员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去公务员队伍的,往往不如去公司的发展的好。我高中时表现很普通的三个女同学,现在都是行长级别的,比公务员好多了
我在银行工作过,有点发言权,谈谈我的看法:
国税局现名为税务局(去年大部制改革后国税局、地税局已合并)是税务执法机关,其人员性质属执法类公务员,工作、收入相对稳定,社会地位较高。但这种单位人才济济,要想向上发展空间不是很大,除非你有超强能力和特殊本领。
你外甥还考上了工商银行和青岛银行,但不知道他报考的是哪一级银行。像工商银行实行分级负责制,从上到下,分别有总行(北京)、一级分行(各省)、二级分行(各地级市)、一级支行(各县)、二级支行(乡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级别的银行任务压力、收入待遇相差很大。可以这么说,银行的任务是正三角形,越底层工作压力越大、绩效考核任务越重;银行的收入是倒三角型,越是高层收入越多,而且都是成倍甚至几倍的增长。
如果你外甥报考的是省级分行(一级分行)以上银行,那应该毫不犹豫地进银行,因为那是管理行,任务没压力,收入绝对是税务局和基层银行无法比的,而且发展空间较大。如果你外甥报考的是县级以下支行,那就千万别考虑了,可以说任务压力山大,收入十分有限。常言道“一人在银行,全家来帮忙”,说的就是这一级银行,而且没有多***展空间。地市级分行(二级分行)也是管理行,有点小任务,但压力不大,收入与税务局有一比。可考虑也可不考虑。
说到这里,你应该清楚该如何选择了吧,供参考。
国税局是国家行政机关,属于公务员单位。当然,以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进入了国税局工作的人,有事业编,劳动派谴编制。
自从改革以后,进入国家行政机关蓬进必考,只有参加国考才能进国税局。工商银行,青岛银行均属企业单位,你外甥要选的话,肯定首选国税局。
我已经准备好了!
我所在的城市是洛阳市,肯定不是第一批的试点城市,估计是北上广深杭等热点城市先试点,不过真要大面积实行房产税,我坚决支持国家政策。
其实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房产税也没有多少钱。比如上海一套房子价值1000万,一年如果收1%的房地产税要10万,而洛阳伊川一套三十万元的房子,一年收1%房地产税也就3000块钱,相当于一年的取暖费!3000块钱也就是一个月工资的钱。所以说房价低的地区不用担心房地产税会带来大的负担,基本上是按房价的比例来收的。
房地产税,从开始运行到准备就绪花了十年时间。这就比如***生育的开放政策,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到2021年的3孩,全面放开生育分了四步走,走了十年。
以此来看,房地产税起码要分三步走:先在几个重点城市试点,再找比较富裕的城市铺开,然后再全面铺开。在比较落后的地方,十年内应该不用担心房地产税。
你好,房产税是一定会落地的,而且是快速落地,因为地方等不起了。
我翻看了2019鹤岗的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的预算(草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来看看(21年和20年的都找不到)。第一段就明确表示“2019年是我市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财政形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接着报告回顾19年的具体情况,2019收支是平衡的,并且根据2019情况,可以推导出2020可以收支平衡为什么能平衡呢?
虽然我是房地产税的极力鼓吹者,但是目前国内房地产税的出台难度真不是一点两点,短期内根本没办法真正出台,目前来看2022年试点应该躲不掉了,但是我认为在目前这种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行情下,各地的试点还是会像重庆、上海一样只针对增量,甚至还不抵重庆上海的力度都有可能。
我们来看这次财政会议内容,全文一共19段。
第一段,说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主要议题;
第二段,总结2021年主要工作,一共8条,其中第6条提到“六是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规范财务审计秩序,财政管理监督进一步加强”
第三段,总结2021年取得的政绩,一共5条,比较谦虚,其中***5条说明取得成绩全靠领导指挥有方。
第四段,专门说明财政系统坚持在党和核心的领导下工作,思想站队。
我准备好了。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主要给决策者说的,不是平民百姓,只有一套房或者没有房的家庭更不用怕的。
既然是试点,需要确定哪些城市是试点,应该是北京、上海、等房价高上涨快的城市。具体的准备工作还要研究国外房产税税率和效果,国内之前的试点城市为什么失败,找到合适的税率,还要确定征收办法。
房产税作为土地出让金的替代选择,意义重大。在18亿亩耕地红线下,土地出让总要有个限度,不能把好好的耕地挖坑建了房子,再把山上的树砍了搞梯田补充耕地数量。
需要做准备的,主要是两套房以上的家庭,三五年内要考虑出售多余的房产。对于还没买房的家庭,三年内持币观望更合适,一个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还在持续,未来两三年赚钱的难度依然比较大。
农村的房子造了很多大楼,也没有征税。当然农村的房子好多,虽然面积很大,但是造价并不是很高。居住的舒适度方便性也不是很好,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说房地产税在试点过程中还会不断完善。
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主要给各地决策者说的,不是平民百姓,只有一套房或者没有房的家庭更不用担心。
既然是试点,需要确定哪些城市是试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房价高上涨快的城市。具体的准备工作还要研究国外房产税税率和效果,国内之前的试点城市为什么失败,找到合适的税率,还要确定征收办法,并且实现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
房产税作为土地出让金的替代选择,意义重大。在18亿亩耕地红线下,土地出让总要有个限度,不能把好好的耕地挖坑建了房子,再把山上的树砍了搞梯田补充耕地数量,这种游戏充数还行,后果就是粮食安全越来越不安全。
需要做准备的,主要是两套房以上的家庭,三五年内就要考虑出售多余的房产。对于还没买房的家庭,三年内持币观望更合适,一个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还在持续,未来两三年赚钱的难度依然比较大,另一个是房价下行需要时间,有一个博弈的过程,多等等能节省大量资金,减轻购房压力。
财政部称要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实际上,房产税政策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试点,上海、重庆作为试点城市,起初也被寄予厚望,甚至有人认为,两地试点之后,很快就能推出。殊不知,当时的情况下,房产税政策根本不具备出台的条件,也很难制定出适合房地产市场要求的房产税政策。因为,房价的持续上涨,特别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更是出现了无法控制的上涨,房产税试点怎么可能取得效果。就算推出房产税政策,也只是一个摆设,不可能产生效果。重庆因为***发力,强行控制住房价上涨,试点的效果相对好些,但也不具备推广条件,没有积累多少可供其他地方借鉴的经验。房产税在两市的试点,留下了一个字——难。
难,并不是房产税迟迟不见面的理由。越是难,越说明此项工作的重要,越要积极向前推进,力争早日出台,早日发挥作用。因为,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无法在所有人都接受的情况下再出台。对房产税政策来说,只要大部分人能够接受也就行了。而要让大部分人接受,政策在设计时,就一定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而不是让大多数人失望、大多数人不认可。一旦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了,政策的设计也就是成功的。
对普通居民来说,不要惊慌,房产税政策,对普通居民没有任何影响,影响的是多套·房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