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提问,分享一些个人观点~
最近特别火的一部电视剧《清平乐》中有一个角色晏殊,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人。晏几道,就是他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两个人在文学上都有非常高的成就,一对父子词人,被后人合称为“二晏”,将婉约的“花间词”发展到极致。
(1)政治成就。
晏几道的政治成就与其父亲相比,相差甚远。
其父晏殊曾官至相位,在朝政、军事方面都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加之为官正派,深受当时皇帝宋仁宗的赏识和信任。
而晏几道含着金钥匙出生,而且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晏殊47岁老来得子,格外受到家人的宠爱,颇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衣玉食。
好景不长,晏几道17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春风得意的生活终结了,原来的政治关系也随之终结。晏几道只是当了一个小官。谁知,后来受到朋友郑侠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牵连,被捕入狱。36岁时,晏几道出狱,有了这个***的打击,彻底沦落为潦倒落魄的旧贵族。
后来,他也没有当过什么大官,没有什么政绩。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他有多次机会可以凭借着好文***攀附蔡京等权贵,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傲骨,从不趋炎附势,让人敬佩。
(2)文学成就。
北宋词人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991-1055)40多岁时的老来子。
以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标准来看,晏几道仅做过“镇监”这样低微的职位,与其官拜相国的父亲相比,仕途上不值得一提。但他在词作上遗传了父亲强大的基因,历史上有“二晏”之称,其成就大都凝聚在传世之作《小山词》中。
晏几道词风婉约,接近“花间”。陈廷焯在《白雨齐词话》中曾赞曰:“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意思是说,晏几道擅长写言情,比晏殊和欧阳修都要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莉莉分看来,他的巅峰之作当属《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这是一首追忆往昔之词,以今日之思的落寂来写曾经相聚的美好,但无论当初多么一往情深,现在都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他在《小山词跋》中说:“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见,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这记述的是晏几道少年得意时,与好友一起喝酒写诗、与佳人歌舞纵情的生活。词中出现的“小蘋”,确有其人。
这首词的场景化描写很成功,宿醉梦醒之后,辗转难眠,一高一低的“楼台”和“幕帘”,表明了曾经的佳人既不可忘又不可即。“去年春恨”笔锋一转,从现实转成回忆,落花微雨中,幕幕往事堆叠而来,双宿双飞的燕子,提醒我一个人形单影只。
词的下片沉浸在追怀往事之中。人生若只如初见,相识时欢喜雀跃,相处时柔情缱绻,可惜当爱已成往事,明月如故故人已逝,物是人非。“心字罗衣”“相思琵琶”“明月”等意象的描写,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细腻的感情。
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多处用典,且把典故化用得恰到好处。这就像牛顿所说的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然是站得高、望得远。
比如上片的“落花”二句,就引自唐代翁宏的《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你好我是张三疯,也来回答一番。
北宋词人晏几道是晏殊之子,两人并称“二晏”。晏殊是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我最喜欢他的那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让我们这些年过不惑的中年人深有体会,时光荏苒,岁月穿梭,留不住也抓不住。
晏殊中年得子,所以晏几道小时候备受宠爱,和《红楼梦》中的宝玉一样,周围全是莺莺燕燕,珠围翠绕。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晏几道骨子里怕是都浸透了胭脂红粉的清香。
有一个传说,他五岁的时候曾在父亲和众多朋友的聚会中吟唱街头流传的艳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一个五岁的孩子居然被这种艳词所俘获真是不可思议,晏殊一怒之下,打了儿子一巴掌。
只是这一巴掌也改变不了晏几道已经情深入骨的词风风格。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宋代名相晏殊第七子,北宋后期典型的婉约派词人。与其父齐名,词坛上时称“大小晏″。生性孤傲,不慕权势,虽贵为相府之子,却从不利用父势谋取功名,故仕途不得意,一生只做过小官。
他的词作大多吟咏风花雪月、离愁别恨,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缠绵悱恻,凄婉动人。以小令见长,著有《小山词》存时260首。
晏几道的代表作就是《临江仙》。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创作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下面我们来回味一下经典吧: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是为怀念昔日的恋人小蘋作。
全篇与春恨为关捩,由梦回酒醒的眼前,到落花微雨的去年,在追溯到心字罗衣的初见,层层翻转,时空交错。意象绵密而空灵,情韵深婉而悠远。上片歇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联,成为千古名句。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连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得笑着说:“鬼语也!”(《邵氏闻见后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39457.html
上一篇
实尚,实尚家具有限公司
下一篇
平和美食,平和美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