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撩食妹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大家好,我是撩食妹,很高兴可以回答"到汕头,一定要尝哪些美食呢?"撩食妹是土生土长的汕头人。
下面撩食妹就给大家介绍下来汕头要尝哪些美食呢。
卤鹅是汕头的特色,是逢年过年桌上必备的菜肴。
卤鹅身上很好吃的部位很多。其中卤鹅的鹅肝、鹅翅、鹅肠经过卤制后很香,特别好吃。还有卤鹅蛋也很不错。
如果你来汕头想品尝卤鹅那就来个卤味大拼盘,这样基本都能尝到。
关注好奇心食堂,了解更多各地美食~
汕头不仅地理位置绝妙,风景优美,还被吃货们封为美食之都,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想吃,就能吃到称心的美味。从早餐到晚餐再到宵夜,从白天到傍晚再到深夜,从大饭店到小菜馆甚至到“苍蝇”小馆,汕头美食都能带给你别样的惊喜~~
说到汕头美食,最出名的应该就是牛肉火锅了,潮汕人对牛肉的研究可谓入木三分了,牛各个部位都有独特名称,有吊龙、肥牛、勃仁、匙柄、匙仁、牛百叶、胸口朥等,每种肉还有不同的涮法和吃法,颇为讲究,少有比汕头人更懂得吃牛的了。
潮汕牛丸
说到牛肉火锅就不得不提一下潮汕牛肉丸,潮汕牛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和其他地方的牛肉丸子很不同,因为这是一种会“蹦”的丸子!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 非常香弹可口。
蚝烙
说起蚝烙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一说台湾的著名美食蚵仔煎,大家一定知道吧~蚝烙和蚵仔煎是同一种美食,做法很简单,味道却让人回味无穷,蚝烙选用的生蚝非常讲究,一定要选小而肥嫩的生蚝,因为这样口感才会更鲜嫩。
来到汕头一定是要品尝那些回外地就吃不到的美食。
1、粥(糜)
潮汕的“糜”是出了潮汕就可能很难吃到的(香港、深圳例外),一碗白粥搭配上百种“小菜”。最简单的搭配:两盘杂咸(咸菜口、红肉米);一盘鱼饭;一盘卤水(鹅肠、鹅翅);一盘生腌;再来一盘青菜。
2、粿条汤
虽然汤底会有味精的味道,但是这口“鲜”却是离开了潮汕地区就很难吃到的(新马泰的夜市或食街除外)。粿条、米粉是用米浆做的,跟其他城市的河粉和米粉有比较大的区别,虽然口感不太Q弹但是却有独特的米香味道。
3、肠粉
潮汕人基本每个星期都会吃的早餐、宵夜。
汕头是全国主要港口城市、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如果去那里游玩的话,推荐你一定要尝尝我推荐的这道美食。
第一道美食:牛肉丸
这可以说是广东省潮汕最著名的传统小食之一。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口感方面就是增加了点嚼头。
第二道美食:生腌海鲜
生腌是汕头烹饪海鲜的一种特殊方法,将新鲜的虾、蟹或者贝类,直接加上鱼露、米醋、蒜蓉、香菜等配料食用,对食材的新鲜度要求极高,完全凸显食材本身的鲜美。在汕头,虾姑、膏蟹、血蚶都是常见的生腌食材,生腌血蚶最为推荐,有种茹毛饮血的***,虾姑和膏蟹如果时节对的话,还可以吃到带黄的,都非常鲜美。
第三道:卤鹅
他们叫这种鹅为“狮头鹅”。可能也是形容这个鹅的大吧。广东省内对于“鹅”的做法,各有千秋,烧鹅、蒸鹅、逯鹅、焖鹅等,但是汕头澄海的卤鹅凡食过皆难忘,独特的调味品及烹饪手法,让卤鹅身价飞涨,尤其是鹅肝、鹅翅、鹅掌。
民以食为天。汕头的美食数不胜数。下面就先来介绍几种吧。
老妈宫粽球
也就是粽子。粽球为潮汕传统的民俗食品,六角球的形状。有棱也有角,分为咸、甜两种,咸则香咸,甜则甘甜。比较有名气的老妈宫粽球,是在汕头老市区小公园旁边。
手拍牛肉丸
牛肉丸还分纯牛肉丸和牛筋丸,纯牛肉丸口感细腻,嫩滑,肉质较好。丸筋丸则是在牛肉的基础上,加些嫩筋,比较有嚼劲。地址在新溪一家叫乌记的,特别纯正,也实惠。
潮汕蚝烙
蚝烙也属汕头美食之一,蚝有益于明目,滑润可口,而蚝烙能热胃,很值得一证的美食。西天巷蚝烙,味道真心不错。
春卷
也叫春饼,据说此美食从唐宋时期就有了,只是不知道以前叫什么?现代潮汕春卷,外脆馅香。最好是刚出锅时,又有此许烫嘴,真是美味。
它们都是孙大妈坛小吃一条街、华侨新村商业街、福合埕夜食街(夜市)、珠江路小吃一条街、西堤路海产品饮食搭配一条街、十二中巷美食街、长平路小吃一条街、华坞路小吃一条街、百花路小吃一条街、汕头小公园美食一条街
除了美食,有特色的东西应该算一种氛围或古朴的韵味吧。历史沉淀下来让汕头不像其他经济发达地区那样子急匆匆的步调。谈生意坐下来边泡茶边谈,谈恋爱坐下来边泡茶边了解,一家人在家没事喝茶聊天,串个门泡壶茶天南地北…… 这种悠闲有些像成都,是在骨子底酝酿而出的慢生活,也多了份怡然自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4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