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大妙,且听我三言两语,为您道来。细细数来,中国别名比较文艺的城市,还真是不少,但是别名和本名同样文艺的城市,却只有一个。有人说,它是被唐诗宋词浸泡过的城市,它的名字叫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文艺吧?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香艳吧?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清丽吧?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意外吧?
这些唐诗都不算啥,宋人中毒更甚,连词牌都叫什么:忆扬州、宿扬州、梦扬州、扬州慢,好像不带上扬州,都显不出他们的文艺范儿。“淮左名都,竹西佳处”,那景色美着呢,据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的初衷,就是想去扬州看琼花,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个文艺青年也干了件实事。
且慢,这仅仅是扬州的本名,提到它的别名,那就更文艺了。古时候文艺青年的标配,就是琴和剑,所谓琴心剑胆。剑代表读书人的胆略和志气,而琴则体现了一个人的情操。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扬州也称月亮城!是因扬州瘦西湖有座五亭桥,又名莲花桥,是由十五个桥洞组成。相传,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划船到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里都可见到一轮圆月。更有传言,站在五亭桥不远处的小金山里,可以看到十六个月亮的奇观,水中十五个月亮,再加上天上的一个月亮,真照得扬州充满诗情画意!所以古人在扬州赏月咏月的诗句就特别多!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贾似道:“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扬州人也特别喜欢月亮,每逢中秋佳节,都有与家人团聚赏月,喝月亮茶、吃月饼的习俗!扬州关于月的地名就有多处,如揽月桥、得月苑、望月路、月亮园、栖月苑等等!仿佛有了月亮扬州人就走了幸福美满!所以扬州是当之无愧的月亮城!
城市 别称
广州 —— 花城、羊城
苏州 —— 水城
武汉 —— 江城
济南 —— 泉城
福州 —— 榕城
成都 —— 蓉城、锦城
重庆 —— 山城、雾都
哈尔滨 —— 冰城
昆明 —— 春城、花城
拉萨 —— 日光城
在我心中最有文化气息的城市是北京。
01、作为当今中国的首都,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文化名城。国家级别的文化职能部门和国家级民间文化团体也都在这里。
从组织构架上来看,她就是全国文化中心枢纽,牵动着全国的文化脉络。如:文化部、全国文联、全国书法协会。
任何文化方面的的指令都是这里发布出去的。
02、全国最具规模的文艺表演团体。如:北京人艺,中国话剧团,中国京剧院,中国芭蕾舞剧院,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曲艺团,等等。
03、这里有培养文化人才的摇篮。如:中央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院,等等。
0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在北京最有发展的土壤,北京人老老少少都是京剧迷。中国的相声也是一绝,德云社也在北京。
05、人们说建筑物是凝固的文化。北京的古城建筑就是一部文化史。北京的紫禁城,皇城,宫殿,胡同,四合院,***园林,***公园,天坛,地坛等,都凝聚着从元朝到明朝再到满清的文化底蕴。
秦淮河边的金陵,一直是南国人心目中的帝都。虎踞龙盘就是这座城市最贴切的写照,邺水朱华难照他的历史沧桑。从三国到南朝,从明初到民国,南京,这座城市不论古代文化还是现代风韵都可圈可点。襟江带河,依山傍水,山川秀美,古迹众多。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历史上也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刘宋、萧齐、萧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继此之后,南京又先后成为杨吴西都、南唐国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师、太平天国天京、中华民国首都,故又称“十朝都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4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