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本就是一位文艺皇帝,如果不做皇帝,凭其在绘画上的造诣,也绝对能在当时的北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宋徽宗赵佶又自创了瘦金体,对书法上也有研究。
赵佶本无意做皇帝,谁料命运捉弄于人,偏偏让赵佶做了皇帝。赵佶本无心于治国理政,醉心于艺术之海。而“物以类聚,人已群分”,蔡京的书法也是比较精湛,更是擅于迎合宋徽宗,他们臭味相投,便彼此惺惺相惜。
而童贯更是擅于察言观色,又擅长揣摩宋徽宗的心意,也是甚得宋徽宗的赏识,因此蔡京和童贯就是步步高升,逐渐的把持了当时的朝政,成为了当权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一手遮天。
水浒中的宋徽宗不是一个好皇帝,真实历史中的宋徽宗更不是一个好皇帝。
宋徽宗最大的问题不是他不理朝政,也不是他沉迷美色和艺术创作,而是他明知道对方是小人是奸臣,但是他却放纵对方,充分授权对方,由此导致奸臣当道,最后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这点在水浒中体现得很充分,高俅本来就是一个街头混混,甚至还被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老爸打得卧床三个月,但是这哥们虽然什么都不会,却有一个本事超越常人,那就是蹴鞠,正是因为这个特长,结果得到了宋徽宗欣赏,从而一路高升,成为朝廷重臣。
除了高俅,还有一个人也是因为有一门特长,从而得到宋徽宗的赏识,他就是蔡京。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文化十分发达,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书画上,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巅峰,特别是在书法上,宋朝所诞生的四大家就成为书法历史上难以超越的巅峰。
一般来说,宋朝书法四大家指的是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但是也有人说这里的蔡是指蔡京,但是无论是蔡襄还是蔡京,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两人的书法都是非常不错的。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蔡京就是这样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书法,最终走向朝廷高级领导岗位上的人。
宋徽宗能当皇帝其实非常偶然,而他当了皇帝后面临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当时朝廷有各种势力交集,有人支持改革变法的,也有人反对的,唯独有一个人,也就是蔡京同学,一开始支持王安石变法,后来又反对变法,总之这家伙没有立场。后来又被罢官,宋徽宗上位之后,蔡京此时已经被贬到杭州,他不甘心人生就这样了,然后就托童贯给宋徽宗送字,字是他自己写的,宋徽宗一看果然了得,尽管他知道蔡京这个人有翻云覆雨的本事,但架不住实在喜欢对方的作品,还是收下了蔡京的礼物。
宋徽宗重用蔡京、童贯、王黼等人,其实这些人都是有过人之处的,这些人虽然无德但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同属一个政治派系,而这个派系是忠心耿耿地支持徽宗的,徽宗在即位之初就依靠他们打击反对派的,历史上著名的“元佑党人案”就是这一帮人为打击政治对手而弄的,而幕后推手就是徽宗,由于这些人的忠诚,再加上一味地对皇帝进行投其所好,因此徽宗对他们是极之信任的,渐渐就把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到这些人手上了。
谢邀
宋徽宗为什么会重用蔡京与童贯。
在宋朝徽宗时期,文化十分发达,无论是文学,还是书画上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巅峰。
众所都知宋徽宗是大书法家,他的瘦金体有登峰造极的造诣,蔡京就是投其所好,完全依靠自己的书法博得徽宗的赏识,逐步登上朝廷高级领导人的职位的。
在当时朝廷有各种势力交集,有人支持改革变法,也有人反对。蔡京是个没有立场的小人。他一开始支持王安石变法。后来又反对变法,后被人弹劾被贬到杭州。童贯当时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吴替徽宗求名家书画。蔡京不甘心就此归隐,极力巴结童贯,拖童贯,把他自己书画作品送到宫里中,徽宗一看,果然了得,尽管他深知蔡京此人有翻云覆雨的本事,架不住喜欢蔡京的书画,收了礼物,不久蔡京被召回朝,并在短时间内连升几级,成为当朝宰相,大权独揽,为了报答童贯的助力,投桃报李,向徽宗举荐童贯带兵镇压当地的羌族部落,取得胜利回朝,以军功收到朝廷封赏,童贯平时出手阔绰,用钱买通朝中大臣,嫔妃 宫中内侍,这些人极力向徽宗替童贯美言,又有蔡京提携,使其得到徽宗中用。
徽宗最大的错误就是明知道对方是小人是奸臣,却放纵对方任意胡行,充分授权对方,委以重任,导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天下打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4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