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正文

越西美食,越西美食推荐

  1. 越西县有什么小吃和特产?
  2. 越西油菜花节时间?
  3. 大凉山火车站是哪个站?
  4. 云南哪里普米族多?

越西县有什么小吃特产

1、油茶

油茶是越西县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凉山彝族地区传统美食。它不仅是当地传统的饮食文化,还被誉为“彝族的品牌文化”。油茶由花生、芝麻、糯米等多种原料制成,口感香浓绵长,是越西县的一道传统早餐

2、夜市小吃

越西美食,越西美食推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越西县夜市上,有许多地道的小吃,比如烧烤、糕点、锅贴、米线等。尤其是烧烤,各种食材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自由搭配价格便宜实惠,又让人回味无穷。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小吃和特产。其中,小吃有酸辣粉、烤鱼、烤肉串、烤鸡爪等,口味独特,香辣可口。特产方面,有越西腊肉、越西豆腐干、越西蜜饯等。越西腊肉以其鲜嫩多汁、香气扑鼻而闻名,是当地的传统美食之一。越西豆腐干则以其细腻口感和独特的风味受到喜爱。越西蜜饯则以当地的水果为原料,制作精细,口感鲜美。这些小吃和特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也是越西县的一大特色和骄傲。

越西油菜花节时间

1. 油菜花旅游

越西美食,越西美食推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21年西昌越西油菜花节三月上旬开始。

2. 油菜花节

第十七届中国·云南·罗平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将于2月8日开幕,活动到4月23日结束。本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是“东方花园·魅力罗平”。

越西美食,越西美食推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节庆期间,将举行系列节目:2月26日-3月2日,举办“三叠纪地层古生物研究研讨会暨化石保护研究和产地管理论坛”;3月1日-9月30日,举办国际摄影节 ;3月8日,举办花海山地自行车赛 ;3月7日,举办美食文化节;3月9日-3月11日,举行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及签约活动 ;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布依族“二月二”三省区县对歌会;4月21至23日(农历三月初三至初五),举行布依族“三月三”泼水狂欢活动。

越西油菜花节是每年3月份在越西市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节日期间,越西市举行众多活动来纪念越西油菜花的开花。节日的主要活动包括:

1、油菜花开放展示:当地农户在越西市各处展出他们所种植的油菜花,给市民和游客们美不胜收的视觉享受。

2、油菜花市集:当地农户以及其他商贩会在当地举办花市,展示以及销售当地的油菜花。

3、油菜花文化活动:当地文艺团体将在当地举办众多活动,如歌舞表演、青年绘画展等,介绍和展示当地油菜花文化。

4、油菜花节野餐:当地居民将在越西市的大街小巷举行野餐,以纪念越西油菜花的开花。

大凉山火车站是哪个站?

大凉山火车站是西昌站,位于西昌市区,大约有20分钟车程,从西昌市区可以坐11路公交车到西昌火车站。除了西昌火车站,大凉山还有其他八个火车站例如,甘洛县,越西县等小车站。如果你到了西昌可以到周边县城逛逛,感受一下凉山州少数民族的风情和美食

云南哪里普米族多?

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云南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县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是主要聚居地


兰坪和丽江最多。普米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兰坪、丽江、维西、永胜等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少数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使用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其间差别很大。普米族曾使用过一种用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行不广。现通用汉文。普米族人大多数信仰多神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还有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和道教。普米族人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而各有其自称,云南省兰坪、丽江、永胜的自称“普英米”、宁蒗町的自称“普日米”或“培米”,意思都是“白人”。汉文史籍上称其为西番或巴苴。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人原来居住在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肃、四川边沿一带的游牧部落。约在公元7世纪前他们迁徙到今四川西南部地区,是西昌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并与汉族藏族等民族有密切来往。元朝时,普米族的一支随蒙古军队进入云南省的滇西地区,并在那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

普米族自称“普日米”“普因米”“培米”,在普米语中,“普”“培”都是“白”的意思,而“米”意为“人”。所以各地称呼略有不同,但含义皆为“白人”,也含有“纯洁高尚的人”之意。1960 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用“普米”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普米族现在总人口数大约为50000人。普米族源出青藏高原,后经漫长的迁徙历史,最终定居滇西北地区。话说居住地的景色美得不要不要滴!

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各自聚族而居。村寨之间距离很近,可以炊烟相望,鸡犬相闻。各家又自成院落,互为邻里。房屋多为木结构。

普米族全国总人口仅四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丽江市和怒江州以及四川几个偏远的地区;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于半山缓坡地带,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各自聚族而居。村寨之间距离很近,可以炊烟相望,鸡犬相闻。各家又自成院落,互为邻里。房屋多为木结构。普米族人非常团结,也很好客,民风淳朴。

普米族主要聚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丽江市的宁蒗、玉龙、永胜等地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普米族的语言是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居住在四川省木里、盐源以及九龙等地的约25000名藏族人也说普米语,其中木里县人数最多,约有18000人。除使用普米语之外,多数人兼通汉语和一些邻近民族的语言。

普米族没有文字,但普遍使用一种刻划符号,宁蒗和木里有供巫师记载宗教仪式的图画文字,称为韩规文或丁巴文。宁蒗的普米族曾经使用过一种以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传不广。

普米族最大的节日为“吾昔”,即普米新年,在汉族农历的腊月初八吃新年饭。也有的按照藏族系统庆祝罗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