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F1车手的命运相当一部分是和赛车性能、车队技战术和管理密不可分的,相比之下车手之间的技术差距并不能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塞纳时代起到决定性作用。
勒克莱尔是法拉利青训车手先放在索伯继续培养,因为表现非常突出,加之维特尔和莱科宁多年的和谐养生组合以及法拉利自身管理的问题错失了夺得年度冠军的最佳机会。所以法拉利也是换一种方式将莱科宁和勒克莱尔交还,通过新秀的施压看看能否将维特尔的潜能进一步释放出来。
但从目前来看法拉利最大的问题还是出现在自身的管理混乱和研发方向的问题,而维特尔确实进一步验证了他更适合在顺风顺水的火星车里获得好成绩,一旦放在势均力敌的公平环境中若不依靠车队***倾斜是很难获得优势的。
一些人觉得勒克莱尔缺乏汉密尔顿或维斯塔潘那种驾驶的侵略性,但我觉得这和整个法拉利的车队文化乃至整个青训体系特性都是有关系的,换句话说很可能汉密尔顿或维斯塔潘来到法拉利会水土不服。阿隆索其实就是一个比较鲜活的例子,即便头哥可以用单圈慢0.2秒的法拉利夺得分站冠军,但在总冠军上也会被自己的性格上的短板和车队管理所掣肘。
所以我个人认为勒克莱尔到目前为之除了还需要继续积累经验外,其他表现还都是可圈可点,未来勒克莱尔的生涯命运其实还要看他所效力的车队综合水平,至少最近几年我还真是不太看好法拉利,也许法拉利再需要一名像托德或马尔乔内式的铁腕人物,并打破全盘意化的管理体系才真的能回到冠军轨道上来。
一个优秀的车手,相比于小黑和Max,目前所展现的侵略性不足,但作为一个法拉力车手是称职的。如果车有足够竞争力的话,他会是一个总冠军的candidate 。目前来说,他正经历着一个年轻车手必要的适应和失误,但和Max的第一个赛季相比,并没有展现出那种惊人的天赋。最迟在下个赛季,他会挤走瓦特尔。如果未来法家想要重振雄风的话,Max要比他更适合。
法国“勒克莱尔”坦克***用的自动装填系统是由法国克勒索·卢瓦尔工业公司研制的。位于炮塔大尾舱里的这种自动装填系统包括,纵置(弹头朝车首方向)传送带式弹舱(兼作输弹机用)、推弹机和以微处理机(用Pascal语言编程)为基础的控制系统。
传送带式弹舱/输弹机由一系列被连成链环的方形弹槽组成,每个方形弹槽内有一个能容纳一发炮弹的内弹架。当火炮指向正前方而且俯角达到-1.8时,内弹架带着炮弹自动滑出并架在推弹机与炮尾之间,然后由推弹机将整装式120mm弹推入炮膛,同时玻璃纤维结构的内弹架返回其方形弹槽。
传送带式弹舱能容纳22发待发弹。炮长能够把位于车体前部驾驶员右侧柱形弹舱内的18发备用弹补人传送带式弹舱。不论在坦克行进间还是停止时,这种自动装填系统都能保证火炮达到10发/min~12发/ min的实际射速。一般情况下,通过在炮塔大尾舱后部的一个小舱口,从车外向自动装填系统的传送带式弹舱补弹。日本90式主战坦克的自动装填系统与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类似。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先说“勒克莱尔”坦克的火力系统,其主炮为GIAT CN120-26型120毫米52倍径径滑膛炮,和另一款在西方较多使用的德国莱茵金属Rh-120型120毫米滑膛炮相比,CN120-26拥有更的倍径,这也使该炮拥有了较高的初速、精准度及更大的威力。
在***方面,CN120-26型滑膛炮虽在实际中多使用法国产***,但却同样兼容北约标准的120毫米坦克炮及炮射导弹等***。
勒克莱尔”坦克结构示意
和豹2及M1系列坦克不同,“勒克莱尔”坦克还配有自动装弹机,机器内备弹22发,装弹速度为每分钟12发;弹种方面,“勒克莱尔”坦克通常配有五种***,不过并不能在一轮射击中进行弹种更换。除此外,“勒克莱尔”在火力上较不同之处就是其配备了一挺12.7毫米同轴机枪,其它西方坦克则多用7.62毫米口径。
“勒克莱尔”坦克炮手位置
信息化方面,“勒克莱尔”自1990年开始生产,到2007年停产,其主要有11个批次。其中从2005年开始所有早期生产的版本都开始向9批次进行升级,主要变化为换装S***EM Iris热成像系统、升级火控系统、更新数据链等。整体而言,“勒克莱尔”坦克的信息化程度在当前主战坦克中虽不属最先进,但就其在黎巴嫩、也门等地区的实战表现,亦算是相当优秀。
“勒克莱尔”装有1门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研制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身管长度为口径的52倍(即6.24米),是当时世界上倍径比最大的坦克炮,比当时“豹”2坦克***用的44倍120毫米炮(即著名的莱茵金属公司RH120/44型)长了0.96米。加之***用了先进的制造工艺,如炮管自紧和内膛镀铬,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也比RH120/44提高6%左右。炮尾结构和反后座装置都经过精心设计,后坐距离较小。“勒克莱尔”首创欧洲三人制坦克的先河,取消了装填手,在炮塔尾舱安装了一台饱受争议的自动装弹机。在炮塔顶端的炮长位置装有萨吉姆公司的HL60型多通道机械稳定式瞄准镜。该瞄准镜内集成了由激光工业公司生产的1.06微米波长激光测距仪、高分辨率CCD电视摄像机以及2.5/10可变放大倍率观瞄通道。车长有一台HL15型周视观察镜,同样拥有一个2.5/10双倍率的观瞄通道,并备有一台微光夜视仪。必要时,车长可以调取炮长的热像仪图像。勒克莱尔坦克最鲜明的特色就是第一次成规模使用了总线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坦克单车信息化。所有的观瞄装置以及各种车载传感器都通过总线与中央计算机相连接。以火控系统为例,车长可以将自己观测到的信息以及通过信息化网络传输过来的目标信息直接在观瞄图像中标示出来,并转给炮长用于射击。相比没有这种功能的坦克,“勒克莱尔”的作战效率大为提高。根据法国专家的说法,“勒克莱尔”的火力反应时间仅为6至7秒。大规模交战时,该系统的指挥效率会更加突出,比传统的苏联模式要高出一个量级。(更多内容详见《兵器》杂志2016年第01期)
不在战场相遇永远不知道哪个更厉害,再说单个装备的好坏其实很难评估,因为战场环境是很复杂的,还有使用者的熟练度等等等等因素。只能说T-14 的年代比较短新技术应该会用的更多一点但是稳定性肯定勒克莱尔更胜一筹。
谢邀请,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装备法国陆军,号称世界最早的数字化坦克,其最新研型不仅先进数字化同时兼具陆上隐身能力,至于法国坦克在战场表现如何了解不多。俄T14于2015年红场阅兵正式亮相,亦数苏俄系坦克发展的最新型号,近几年应还在试验当中或己有少量装备部队,其是否出境参战不详。两款坦克代表了法俄两军装甲部队最高水平。而哪个性能更先进些,这样说吧,如果两者不在战场相遇,只能凭他们两家的推销广告做得是否到位来判断性能😁😁
法国人比较喜欢吹牛。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只有法国人自己认为是第四代,没有一个国家会承认。大家普遍认为它是第三代坦克跟美国的M1A2,中国的***坦克和德国的豹2A7坦克处于同一水平。
而且勒克莱尔坦克是第三代坦克中比较烂的。法国人的装甲技术一直不好。装甲技术比较领先的是德国,美国,英国。早期的AMX30坦克,几乎就是无装甲的裸奔。一直到勒克莱尔坦克,法国也并没有掌握硼化钛技术。
在坦克火力方面,法国货向来不能跟德国比。德国是世界公认的坦克炮最强的国家。勒克莱尔坦克唯一可以值得一提的就是用的自动装弹机。在西方坦克中是唯一用这个的。
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勒克莱尔坦克在研发的时候就比较重视信息化。很早的时候就搞了车联网。坦克之间可以共享地图。但这个并不是第三代坦克和第四代坦克的关键区别。中国九九式坦克和美国m1a2坦克,现在信息化能力也非常高。
俄罗斯t14主战坦克还是有些新玩意儿的。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无人遥控炮塔。成员都坐在车体的隔舱里面。既然***用了无人炮塔,那它的自动化水平就不会低了。
第四代坦克应该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没有公论。但至少T14主战坦克比勒克莱尔更近了一步。T14也不是完美的坦克。它的火炮不先进。而且车身巨大。还没有达到十分科幻的境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5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