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愿意看到的,而又躲避不了的一个社会问题。
60、70后,他们慢慢的变的越来越老,在城市里没有土地,没有固定工作,就是说60岁后,没有养老金,他们怎样生活,又怎样养老?他们是城市里是最低层、最弱势的群体。他们要靠自己最辛勤的双手,在路边打灵工,在社区里做保洁工。奔跑在社区、街路为之拾垃圾,进入家庭做保姆、处处都有着他们劳动的身影……,他们永远没有退休日,想活就得干。
他们丧失了劳动力,要靠社会的救助来生活,靠儿女生活条件好的,来帮助一下,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养老,直到闭上双眼,让我们共同的关注他们。
60后70后没有工作,又没有土地,城市户口,他们怎样来养老?
现在农村土地流转,好多农民都去城市打工,没有工作,又没土地的城市户口可以去农村承包土地。我们这里就有城市户口的人,来承包土地的,而且还发了财。
也可以象50后60后70后的农民工一样,去建筑工地找工作,或者在城市收废品,吃住在家,又不需要象农民工一样背井离乡。
再者,有的农村户口的农民一心想变成城市户口,一直没有门路。没有工作,又没有土地的城市户口的60后70后,可以和他们交换户口,这样的即有了工作,又有了土地,何乐而不为呢?
答:路过看到这个问题特别重要,这个问题非常非常的好,但是,大家们都有各种不同的回答,大家都回答的特别到位有道理,毕竟这些回答者的力量微乎其微,国家能看的到吗?重视这个问题吗?国家能不能出台策来解决这样没有土地没有工作这类城市户口人群吗?
60后70后的人群,城镇居民户口,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土地的人特别多,她们这类人,若摊上自己的孩子们孝顺父母的还好一些,就现在的下一代人,不啃老就是好的了,那有闲着的钱来供给自己的父母用,意思说并不是所有的下一代人完全不尽人意。
现实中60后70后城镇居民这类人群只能靠他们自己,可怜的这一类人群,国家要想解决这类群人的问题难上加难,回答的问题说的不好,有可能被排斥等等,哈哈哈!
60后70后没有工作,又没有土地的城市户口人员,到达退休年龄,应按农村折迁户的情况给予一次性补偿,建议县级城市每人一百万,地级城市三百万,省级城市五百万,直辖市一千万。
在城里的六零后、七零后,你们的思想观念应该比我这个五零后老头要进步得多!?我们七十年代进城,吃上了商品粮,当上了国企职工,虽然享受过***经济时期优惠。但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到了五十岁,企业改制,每况愈下!我们经历过没有住房、没有工资的日子,以前:到月发工资、发劳保用品,夏天有降温品,冬天有取暖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真正自力更生的日子已经来临。
人,本来都是平等的,有些不合理的制度,导致有些自认为城里人"优越"别人的思想作祟!持这种观念的人一定要放下。现在:据说天津已经城、乡户藉已融为一体了,身份证上早已取消了城、乡户口标签了!再没有上世纪城市户口优先升学、招干、招工和养老的政策了。
人一老.就特别爱回忆.由其是儿时的经历.那时因家里困难.儿童们都是自己哄自己玩.没有玩具自己作.作过最有科技含量的玩具是火柴枪.用铁丝和废自行车链条.当时火柴2分一盒.但是凭票供应.闹得家里火柴非常紧张.游戏男孩孑爱玩打仗.捉迷臧.夏天到河里玩打水仗.天气热整天在河里泡着.到冬天下雪就玩打雪仗.还有几种游戏很有地方特色.叫打鞋桩.几个孩子每人从家里拿几只旧鞋.围成一圈.拿一只鞋投另一只鞋.投中为胜者.胜者用鞋去打输者的脚底板.还有一种游戏叫打尜儿.用一根半尺长的木棍.两头削成尖状.玩法是先在地上划一个二米左右见方的方块.然后几个孩子用石头.剪刀.布分先后.先打者用木棍击打木尜.技术好的能打出十几米远.后者捡到尜往地上划好的方块里投.投到方块里就箕赢.童年的记忆.刻骨铭心.回想起来.生活虽然艰苦.确非常快乐.现在老了.什么事都爱忘.唯有儿时的记忆.永远也忘不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5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