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是山西的一个地级市,紧靠内蒙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吕梁是个山区,是个穷地方,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几年吕梁的发展很不错。因为每年回老家坐车都会经过吕梁,也能直观地感觉到吕梁的变化的。吕梁给我最大的印象还是美食小吃众多,因为距离近,所以吕梁的许多区县都去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中的吕梁美食小吃。
1、临县大烩菜
临县临近陕北,紧靠内蒙,当地非常出名的大烩菜其实是源自内蒙古,其做法也和陕西榆林的大烩菜有些相似。这道源自外地的烩菜来到临县后又被加入了当地的一些风味,慢慢就形成了临县味道的大烩菜,非常受当地人们的喜欢,一直传承到现在,在临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菜,分荤、素两种,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
2、兴县冒汤
冒汤是兴县的一种地方小吃,因为冒汤里面一定会有水饺,当地称水饺为扁食,所以兴县冒汤又称为扁食冒汤。兴县帽汤的原料为细粉丝、小扁食、青红丝、海带丝、葱丝、芫荽、香油等,说白了就是在粉汤里面加入了煮熟的饺子,两者一起吃***开要好吃,咸麻酸辣,鲜香可口。
3、孝义火烧
火烧是孝义的传统面点类小吃,在当地非常受欢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孝义人,没有没吃过火烧的,很多人的一天就是从吃火烧开始的。孝义火烧有咸火烧、糖火烧、菜火烧之分,菜火烧又分为荤素两种,不管什么样的火烧,吃起来都味道鲜美,口感酥脆,绵软不粘,香鲜可口。
吕梁没事那多了去了 先说五个吧
舌尖上的吕梁,山西吕梁小吃美食介绍来到吕梁老区,你一定要挽起袖子,抛下斯文,放开你的胃口,像庄稼汉一吃的豪气冲天,吃到满头大汗!那么,是什么样的特色美食,让人变得这么豪迈呢?
莜面山西特色食品莜面,和莜面栲栳栳的做法不同,是吕梁地道的一种吃法。在光滑的面板上将小莜面搓成一条条,上笼蒸约10分钟后,取出拌入西红柿酱或者再用土豆丝之类的蔬菜配着炒。
碗坨绝对的老区招牌小吃碗坨是一种山西、陕北榆林、天津蓟县、河北承德等地汉族传统面食,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团”,在山西有些方言中也被称为“灌肠”。碗团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食用时,浇上醋、蒜、特制不辣辣椒,再将它用小刀划开,即可食用。
汾酒吕梁的一张文化名片吕梁的特产当首推汾酒,汾酒是吕梁的一张文化名片。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凉粉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凉粉是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在街头摆摊叫卖的四季不绝。每到夏日,凉粉摊尤多,街头巷尾比比皆是。其特点:一是含水量较多(淀粉与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凉水里。二是加工精细。三是调味精美,咸盐、酱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葱等佐料齐备,各味俱全。吕梁女孩的最爱。
枣糕寓意节节“糕”升的佳肴枣糕,用黄软米面、红枣、玉米面混合蒸制而成。色泽金黄,绵软香甜,结构严密,不易散热,健胃强身,食后回味无穷。吕梁人民适逢喜庆的日子,总要准备这样一份寓意节节“糕”升的佳肴。
吕梁地区,是革命的老区,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西隔黄河。
特色小吃有:孝义火烧、柏子山羊肉、豆角焖面、小米钱钱饭、兴县冒汤、合愣则、葱油花卷、山西肘子、拌凉粉等。现在就介绍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本地特色小吃。
(1)小米钱钱饭,在吕梁很流行、很普及,这是家家户户几乎每天必吃的家常饭。将白豆煮半熟后置平滑青石或钢铁块上,用小铁锤捣成小圆片,状似铜钱,故名豆钱钱。做小米饭时与米同时放入锅内,或做汤面时加入食用,别有风味。
(2)合棱则:土豆块在合楞擦(制合楞则的工具)上轻磨,使土豆成为糊状,再包入纱布内除水后,拌入少量粉面或白面揉合,用手握成小块放锅内蒸熟,醮醋或西红柿等调料食用,韧性强,淀粉含量高,美味可口,老少皆宜。
(3)柏子山羊肉是吕梁著名传统特产,素以鲜嫩清香、无腥膻味而闻名于省内外。被当地人誉为“土人参”“补心丸”,颇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柏籽、柏叶有养心、安神、润燥之功效,山羊常食此物,在体内发生了作用,所产的羊肉也就与众不同了,历来被视为驱寒滋补珍品,为“三晋百宝”之一。
(4)临县大杂烩,是山西临县乃至吕梁地区的一道著名的汉族小吃。大杂烩是当地老百姓最为普遍的一种吃法,味道非常可口。
(5)火烧是山西省孝义县具有特殊风味的一种饼类小吃、孝义火烧有甜火烧、咸火烧、菜火烧之分。
(6)石头干饼是吕梁的一种特色小吃,别具风味。制作石头干饼是世代家传,是城乡妇女的拿手绝活。逢时过节,大部分的户家都要做些石头干饼。
好啦,去吕梁,这些美食不可错过,祝玩得愉快吃得开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5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