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正文

福州上下杭美食,福州上下杭美食推荐

  1. 三坊七巷与上下杭,你觉得哪个更能代表福州传统文化?

三坊七巷与上下杭,你觉得哪个更能代表福州传统文化

三坊七巷是官家、富人、及文人居住地而上下杭是漕运码头商业区,二者不能等同各有历史文化看点,小桥之地是古代福州唯一的漕运重要码头,上下杭就是依托小桥码头优势发展起来的各行商业可以说是古福州商业中心。

谢谢邀请。俗话说"一座三坊七巷,半部近现代史",要说福州最具历史底蕴和文脉地标的当然是非三坊七巷莫属。三坊七巷位于八闽首府,闽都榕城,此地三面绕河,通达闽江。晋代发轫,唐代成型,两宋发展,明清鼎盛,历经千年,如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5A级景区

三坊七巷承载着历史的跌宕起伏,延续着从唐代以来的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着包含中西方进步思想的人类文化智慧。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节点大多与三坊七巷的人物有直接关系,如***战争的林则徐、洋务运动的沈葆桢、思想启蒙的严复、变法维新的林旭、辛亥革命的林觉民、"陆军之父"的曾宗彦、著名作家谢冰心、林徽因……

福州上下杭美食,福州上下杭美食推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坊七巷又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白墙灰瓦,飞檐翘角,庭院精巧,长廊曲径,这里可察建筑语言之丰富,可感传统观念之凝结。明尚简,清崇繁,风格各异交相辉映。厅堂文气充盈,灰塑历久弥新,处处彰显艺术魅力。庭后园林清池,蕴山水之气,得林木之秀……徜徉坊巷,穿行院落,寻福州文脉之源流,觅闽都民俗之韵味,可谓别无它地可与之相比。

三坊七巷确实承载了近代福州乃至半部近代中国史,但是这是文化。上下杭是盛极一时的商埠,但这是商业。不是传统文化,敢问三坊七巷和上下杭的所谓“福州传统”在哪?是同利肉燕永和鱼丸,还是中瑞影城星巴克?

三坊七巷与上下杭哪个地区更能代表福州的传统文化?

福州上下杭美食,福州上下杭美食推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到传统文化那就要说到在建筑风格上来讲,三坊七巷代表的是中国🇨🇳/福州的近现代史,上下杭代表的民国风。这是很多福州本地人认可的文化风格,在这方面都能代表福州传统文化,没有上下区别。只是三坊七巷是高山流水,上下杭比较下里巴人-其实也是富人区。🐷另外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地区的商业化改造都是相当失败的!至少在很多福州本地老百姓/我本人是不认可的!有了商业气息/广告营销,缺了文化传承。

接着就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执行者和承载者的人福州本地人,本省人甚至中国🇨🇳人,我们需要更多福州本地人乃至中国🇨🇳人的参与传承,消费欣赏…现在的三坊七巷/经历商业改造后的三坊七巷只能说舍得投入巨资进行商业广告,营销宣传做得不错/经营成本高居不下,商业人气还算可以-招揽外地务工人员或者来榕城旅游游客以维持其经营。但是,很多福州本地人都是去过一次,感觉被欺骗/高价宰客,***冒伪劣…都不想去第二次。要说上下杭在这方面也是因为更贴近老百姓,从而更受本地人欢迎,当然还有小摊小贩或者个体户欢迎/批零销售。自始至终都比较下里巴人吧[哈哈]。

最后再来说说作为传统文化的最最主要的内容传统文化本身。作为中国🇨🇳人吃货一枚的我本身可以说在三坊七巷吃不到多少福州本地传统美食了!!!很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哼]同利肉燕等还算比较正宗。原本的鼎边糊/锅边糊,由利斌/福州话音译,海蛎饼,三角糕/油炸,光饼,普丽硅/福州话音译…现在在三坊七巷就没多少福州本地味道。寻味只能去老小区弄口里找寻了!只能说这是商业上急功近利的失败吧!所谓的商业改造光鲜了投资人,扼杀了传统文化+本地情怀。在上下杭倒是还可以找到一些本地的口味!就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聚合力/街区,不看好他的发展。

福州上下杭美食,福州上下杭美食推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题外话-三坊七巷/林家-林则徐,林觉民,冰心等历史名人才有幸参与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来,才造就了它的独特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