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国家对地摊态度180度大转弯,其实并不确切,应该是放松了管控。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说起地摊我是很有感情的,因为年轻那会,大概也是98年的时候吧。基本上一到夏天,很多街道的两边都是摆摊的,也就是夜市。那会我跟几个朋友也曾加入过这个队伍,那个时候好像管的人也少,偶尔会有几个来收卫生费的。
另外就是街边的大排档,夏天喝着扎啤,吃着烤串,弄些煮花生、毛豆一类的,约3,5狐朋狗友一起喝酒、聊天,真的是太爽了。
现在回想一下,为何那个时候摆摊的特别多呢?因为那个时候是国企改革的时候,很多人失业下岗,只能通过摆地摊来再就业、创业了。
其实近几年,国家也一直在提倡、鼓励个人创业。只不过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私家车的出现,摆地摊占道经营确实也是影响不小。因此,很多地方***,为了形象面子工程,对摆地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而今年,因为经历了一个特殊的疫情时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很多个人来说,收入也是下降了很多,影响了我们的居民消费,影响了内需的增长。
因此,在这个夏天来临的时候,适时放开对地摊经济的管控,是及时的、人性化的一种策略,对于扩大内需,提高个人收入,***消费有如及时雨一般。
我们今天所说的摆地摊,狭义的理解就是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上摆摊经营。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就是一种个人创业的手段。
自从总理在记者会上说,中国“有六亿人月收入仅一千元”,一语道破我国底层民众的生活现状,国家对地摊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让民众可以通过摆地摊自我经营,自谋生路。
态度大转弯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肆虐全球的***疫情,给国计民生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为抗疫的需要,几个月来全国绝大多数的经济生产活动几乎停摆,城镇封城封路,上亿民众闷家禁足,企业停工停产。
经济停摆给企业带来了极大损失,靠打工收入的广大人民群众,更没有了经济来源,就算家里有点积蓄,也会坐吃山空。
形势逼人,只有让人摆地摊增加收入,才能维持基本生活。
其次,民以食为天,食靠钱支撑,没有收入怎么维持生计?
前几年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创新都要有正常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疫情之下,这二者显然不合时宜。
绝大多数底层民众,也不具备创业创新的技能,而摆地摊无需高技能,也不要大投资,只要肯吃苦耐劳,***都可以练摊。
过去一味追求市容环境城市文明,到处是高大的楼宇、豪华的商场,宽大的马路,却没有了生活所需的烟火气,许多针头线脑的日常用品几乎绝迹,老百姓一筹莫展只能“望洋生叹”。
曾几何时,为什么城管对商贩的追撵,老百姓都十分反感?这些经营活动,在一些城市被列为低端行为,被各种取缔打击,时不时还会引发一些街头恶性冲突,尤其是一些打砸小摊小贩的场景,让人看得真是特别难受,感叹民生之多艰。但是摆地摊,这不仅体现一个城市烟火味的问题,更关系到很多老百姓生存吃饭的问题!至于市容市貌,交通秩序,都不能因此因噎废食。
此次中央文明办宣布调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则标志该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将获得认可。对于城市困难居民,这无疑是在困难时期,给了一条活路,让大家有点钱赚,有口饭吃,度过难关。这样一个人性化的政策,应该为之点赞!
此时各地出台允许“摆地摊”政策,也是在解决就业难问题,缓解百姓压力,促进经济复苏。在这个非常时刻,放开街边摊确属善政,是对普通民众的真正关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6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