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其饮食文化丰富,集南北荟萃,体系庞大,花样繁多。
说起武汉的早餐文化(当地人称吃早餐为“过早”),首先是独具武汉特色的招牌餐点——热干面,还有具有几十年历史的豆皮,各式汤面、汤粉、面窝、小笼包、煎包、糯米油条等,在武汉过早一定不能错过这些。
热干面是一种七八成熟的油拌碱性熟面,约不过百历史,其韧性好,有嚼劲。用沸水烫熟,捞起沥干,入碗,依据个人口味加入芝麻酱、食盐、味精、酸豆角、雪里红等相应佐料辅菜。热干面味道的口感主要取决于芝麻酱,芝麻酱分白芝麻酱和黑芝麻酱,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来一份香气喷喷的热干面,未食,就已武汉乡味浓浓。再辅以清酒、蛋酒、面窝、豆浆等绝配。
在吃汤粉、汤面的时候,顺便再来一个虎皮鸡蛋、面窝,或是卤豆干、香肠、油条,极爽口!
清晨的武汉街头、餐饮店、车站、停车场,除了坐着过早的人们,还有有蹲着、站着、走着过早的,不分时点和地点,时刻都有冲击着味蕾的节奏。
武汉的早餐文化,羁绊着每个身处异乡武汉伢的心。
风筝一样,放飞了他们的身体;过早哇!钩回了他们的味蕾。
去年,定居深圳二十年的表姐,回武汉过春节,初一早上,开着宝马,到处圪塔缝,巷子角,找炸面窝的摊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省人民医院对面,找到了,开心的价钱都不问,买十个,爹爹,炸泡迭,我马上就带着面窝,坐飞机回深圳了。
炸面窝的爹爹,开心的不得了,我都没有坐过飞机,我的面窝先飞上了,姑娘,大年初一的生意,5块钱一个,看得我目瞪口呆。
面窝还在锅里炸,表姐拿起先出锅的:趁热的,我先吃一个。
表弟在上海,出差挤时间回武汉,早上第一件事,开车回到他小时候,住过的地方,街边众品香,来一碗热干面:不要放盐和鸡精啊。
有一阵,我在苏州三个月,每天做梦都是,一个碗,面上撒了芝麻酱。
好不容易🚄高铁到了武汉站,拉着行李箱,先吃碗热干面,OMG oh my god
热干面,我回来了。
武汉早餐文化中,“过早”文化是很著名的,也很有特点。
过早,过,经过之意,早,早晨。过早就是早晨必做的事儿。文化对于一个地方是一种传承,一种共性,对于每一个武***和每一个生活在武汉的人来说,它渗透在你的生命之中,就好像我就算远离家乡,还是想吃碗炮仗面,还是想啃个手抓羊肉一样。
武汉的过早主要分几个大的品种,热干面系列,牛肉面系列,豆皮,油炸系列。单拿热干面来说说吧。古法热干面,没那么多讲究,就面,芝麻酱!注意,是芝麻酱而不是花生酱!用花生酱兑芝麻酱的都是奸商。
一碗热干面,从店主手里到你手里只需要平均三分钟,大约不用十分钟,就能吃完,盒子别乱丢。
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基本和这个地方的产出和普遍作息息息相关。而武汉,最合适的是热干面,是现在的过早文化。
还有就是武汉的牛肉面,武汉的牛肉粉面也是***口味,因为汉口最早经营牛肉面馆的就是回民。考验一家牛肉面粉馆好不好的标准,除了面汤的味道足不足以外,还有就是米粉夹起来会不会很快就断掉。
武汉早餐文化主流特点,可以用“三味一香”来概括:
油味,甜味,面味,芝麻香!
1.油味:很多吃的都是油炸出来的,面窝,油条,欢喜坨,油饼,糯米鸡,煎包饺子等。
2.甜味:所有喝的豆腐脑,豆浆,稀饭等都会放糖为主。
3.面味:主食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以面为主食的吃法,武汉热干面与挂面,湖南的菜汤面粉,牛肉面粉!
4.芝麻香:所有过早摊子,味道最浓厚的就是芝麻酱的香味。
5.武汉早餐调料丰富,就是吃面的自配的调料以辣椒和醋与泡菜为主,也有海带,香菜与腌豆角、辣萝卜。
6.武***早餐还一个文化就是喜欢扎堆排队过早,哪里早点好吃,都过去排队,人挤人,好不热闹。
7,武***过早快,都是快速干完,抽张纸,边插嘴边走人!
1.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食堂; 2.武汉体院学生食堂; 3.中国地质大学三食堂; 4.通信指挥学院食堂; 5.华科百景园; 6.武大小观园; 7.华科集贤楼; 8.理工大升升公寓食堂; 9.华中科技大学百景园,10.武汉大学信息部食堂,11.华中科技大学集贤楼,12.华中师范大学桂香园
武汉大学共有13个学生食堂和9个特色食堂及餐厅。目前,武汉大学共有6个食堂恢复供餐,包括文理学部的枫园食堂、桂园食堂,工学部的民族食堂,信息学部的学生一食堂,医学部的学生二食堂、第一临床学院食堂
1,梅园食堂,从医学部过来,就像地狱到天堂。丰富又便宜!
2,桂圆食堂,偶尔为之,亦可!
3,工学部食堂,一两次的邂逅,略能解饥。
4,枫园食堂,我看过最美的风景,是你群山中的靓影!
5,湖滨食堂,绕过了珞珈山,醉倒在凌波门的晚风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6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