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最早的地区有两个:一是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一是北海沿岸的佛兰德尔(法国南部城市)。在这里兴起了米兰、威尼斯、布鲁日、根特等城。其次是莱茵河流域和法国北部的一些城市,其他地区相对较晚。
西欧中世纪城市,指10~15 世纪西欧诸国新兴的城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仍保存了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只是经济活动有不同程度的衰落,查理帝国分裂后,西欧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状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10 世纪后期,特别是11 世纪,西欧各国开始出现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统称之为城市的兴起。新兴的城市规模都不太大,一般只有1000~2000 居民。西欧中世纪城市,有因手工业发达应运而主,有因国内外贸易而兴盛,有因政治、军事、宗教地位重要而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
大体有这几种说法:
一是防御说。认为古代城市的兴起是出于防御上的需要。在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或氏族首领、统治者居住地修筑墙垣城廓,形成要塞,以抵御和防止别的部落、氏族、国家的侵犯,保护居民的财富不受掠夺。
二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大分工逐渐形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不仅产生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而且带来了产品剩余,创造了交换的前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随着金属工具制造和使用,引起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使固定居民点脱离了农业土地的束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促使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出现,从而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并形成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三是私有制说。认为城市是私有制的产物,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
四是阶级说。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五是集市说。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集市贸易,促使居民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集中,从而出现了城市。
六是地利说。用自然地理条件解释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认为有些城市的兴起是由于地处商路交叉点、河川渡口或港湾,交通运输方便,自然***丰富等优越条件的原因。
基本在奴隶社会出现以后,私有财产随之出现,一些既得利益者如奴隶主,为了保护自己的私产,建立城防,这就是最原始的城市。
这是因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滞后于社会存在。虽然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丰盛成果的同时,对过去的乡村生活仍然很留恋。
当之无愧的是郑州啦!郑州这个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枢纽,特具辐射作用!中原大地河南人对我国铁路建设的贡献功不可没!铁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有河南人,全国各地的大小火车站周围,居住最多的就是河南人。过去有人调侃全国火车站站长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河南人。
其次还有因铁路兴起的大城市如:哈尔滨、长春、石家庄等都跟郑州一样因铁路发达而变为省会城市。还有如宝鸡、湘潭等许多地级城市也是因铁路而快速兴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6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