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宁白糍
白糍是属于广宁人的特有糕点,凡是过年没有吃上白糍的话,那对于广宁人来说就相当于过了个***年。
2、广宁竹筒饭
煮饭用锅,这是千古风俗,但在广宁这个竹乡的土地上,却可以看到人们以竹筒代锅煮制米饭。
3、广宁竹笋
广宁竹笋纤维细嫩、笋大肉厚、甘脆香甜、不含苦味、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广宁竹笋以“三笋”闻名,其中,“三笋”又以“文笋”为最。
4、广宁竹林鸡
竹林鸡,顾名思义,就是在竹林里长大的一种鸡,和一般的鸡比起来个头要小些,这种在竹林里专吃竹子里的虫子、草籽、绿色植物叶片、再加以饲喂小米、稻谷等杂粮喂养,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很高。
5、广宁油角
灵山秀水的广宁,竹林风中的美食
在广东,无数的人被那里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所吸引。肇庆市的广宁,位于广东中部偏西北,地处北江支流绥江中游,同样也是这样一处充满粤式风味的地界。
广宁距离广州市约102公里,是广东省离珠三角核心区域最近的山区县。其建县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距今440多年。“广宁”含有“广泛安宁”的意思。1952年5月,广宁、四会合并为广四县;1954年7月分设;1958年10月,两县又合并为广四县;1961年4月再分设至今,建县以来一直隶属肇庆(政区)管辖。
广宁,是全国著名的“竹子之乡”,来到这里,在竹林风中享受着当地的美食,绝对是一种惬意与享受。
深坑石螺
广宁地处山区,县内涧流交错,水源充足,盛产石螺,尤以北端的深坑乡所产石螺肉质最佳。深坑石螺以肉质细嫩,爽脆可口而出名,品尝后回味无穷。除清蒸外,最常用的食用方法是炒石螺。
石螺栖息在水质清净的山区溪河中的石壁或石缝,昼伏夜出,以取水中微生物为食。深坑石螺一般如手指大小,螺体细长,呈黑色或暗***,其中一种天生没有螺尾,煮食时免却许多麻烦,让人称奇。一年四季,除冬季外,春、夏、秋季均是石螺捕捞旺季。
婺源的风光太美了。婺源是中国最美丽乡村,地处皖、浙、赣交界处。这里田水相间、村山相依、黛瓦淳朴、风光怡然。
千年老镇古朴房,
白墙黛瓦马头墙。
万亩菜花四野碧,
好山好水好风光!
婺源的景色,不能用美来形容。它的味道,促进要用眼镜去看,而且必须用心去品。
婺源之美,首先是山水,蜿蜒的河水绕过重重的青山,在婺源绘制出旖旎的画卷。
婺源之美,其次是建筑,虽然地处江西,却是原汁原味的徽派建筑,白的墙,灰的瓦,标志性的马头墙,在山水间格外显眼,又能与山水融为一体,特别是在清晨薄雾笼绕,炊烟升起,晨光洒下的时候,人间烟火与世外仙境的感觉同时呈现,洗涤心灵也谋杀快门。
婺源之美,还在于美食、风俗和文化,无论是晒着鲜红辣椒的屋顶,还是映着浣衣女子的小河,婺源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都让人流连忘返。
以上!
诗画人生,相约篁岭。专注文旅,净化心灵!婺源的景色美不美?我想每个到过婺源的人心里肯定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应识婺源多姿***”,婺源号称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她的美是多方面的,其一就是好的山水。婺源属丘陵山区,但海拔都不是很高,好在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再加上婺源人自古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所以处处青山处处绿。山上植被好,森林覆盖率高,自然就能涵养住水。我曾经说过古徽州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水”,这是因为徽州人看重水,在先人眼里水就是那“财”啊!
其二美在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我时常在想:徽州人为何单单喜欢黑和白这两种主色调?我觉得这是因为徽州人自古崇儒,他们明白做人做事要坦坦荡荡、黑白分明;还有就是那黑的瓦、白的墙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非常的有韵味,我想那所谓的徽韵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三美在独特的人文气息。婺源自古是“书乡”,“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长期以来文化的熏染,练就了我们婺源人文明、好客的优良秉性。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就是:景区最美的风景是人。你想那“雪乡”的风景不差吧?可一旦发生了“宰客”那样的丑闻,人们还会说那里美吗?
好了,我唯愿我们婺源这方美丽的山水永存,更愿那颗善良的心永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6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