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是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除了写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外(受戒),更多的放在吃喝玩上。
因此他写美食的散文比较多,综合有《人间草木》,还有近几年出版的《人间滋味》,《人间有味》,《故乡的食物》,《肉食者不鄙 汪曾祺谈吃大全》,《食事》,都是写美食的,但又不完全是没事,主要是这类文字太多了,加上出版社都是出版的书是精选散文集而不是全部散文集,完全美食的可以找一下《汪曾祺全集》,里面有分类。
以下是几篇苏轼写的关于食物的散文:
- 《菜羹赋》:这是苏轼用食物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散文,讲述了他在异乡对故乡菜羹的思念。
- 《老饕赋》:这是苏轼写的一篇关于美食的赋,其中列举了许多美食,如“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等。
- 《豆粥》:这是苏轼写的一篇关于豆粥的散文,讲述了他对豆粥的喜爱和豆粥对他的重要性。
- 《煮酒歌》:这是苏轼写的一篇关于煮酒的散文,讲述了他对煮酒的喜爱和煮酒的制作过程。
1、眼前的食物,可能来自那遥远的大海和高山。
2、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3、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4、别人眼中的虚度生活,在我眼里却是无比珍贵的时光。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6、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7、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8、无论是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家人的美味。
9、一个成功的厨师,并不只依赖青春,更仰仗厚重的经验。
10、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们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例文:
我爱家乡的淮扬菜
我的家乡菜属淮扬菜。
淮扬菜品种很多,有红烧狮子头、平桥豆腐、软兜长鱼等。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红烧狮子头,真是韵味无穷。红烧狮子头端上来,像一个大肉球,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红的闻上去像郁金香,白的闻上去像槐花,黄的闻上去像桂花。吃红烧狮子头,用筷子夹很容易夹碎,有经验的人会用勺子舀着吃。软兜长鱼也不错,端上来乌黑的,吃进嘴里很滑。诗人丁芒赞其为“软兜长鱼透骨鲜”。
淮安的点心也不错,有汤包、小笼包、锅贴等。我最喜欢吃小笼包。小红包端上来像足球,嚼起来像棉花,软软的,真是美不胜收。汤包也不错,皮薄如纸,汤汁鲜美。朱自清先生在《说扬州》一文中说:“北平南淮扬菜馆子出卖汤包,诚哉是好。”
我家乡的淮扬菜真是美不胜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7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