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素吧,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战略安全因素。
其实除了气候凉爽(在贵州夏季很多家庭几乎很少用空调的),有节能的优势,贵州天然的地形地貌,还特别有助于数据的安全储存。
为什么?看看贵州近年来修的这些大桥,就知道了,如果没有这些世界级别的高桥工程,贵州的交通,这几年改善也不会这么迅速,有了高桥,和外界的联系才更加通达。
可以想见,贵州这个地界,算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界,那么多峡谷、深壑,形成一条条天然的护城河,***如是在战争年代,如果没有高桥通往外界,而且还有那么多天然的山洞,可想而知,数据放在这块土地上,还是很安全的,很多年前,就有人把西南称为战略储备的“西南大后方”,比如当年的三线建设等。
2020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2747万人次,同比下降81%。其中,入境过夜游客7***万人次,外国游客412万人次,外国过夜游客184万人次,分别下降88%、87%和93%。入境境旅游经历了过去四十年从未有过的萧条。
仅有的市场存量主要来自于周边国家和地区,排名前十五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为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缅甸、越南、中国台湾、菲律宾、蒙古、韩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加拿大。更具需求刚性的留学和商务旅行成为当前入境旅游的基础需求。在中菲两国更加密切的经贸往来背景下,菲律宾一跃成为我国2020年第三大外国客源市场。
中国澳门成为支撑我国入境旅游的首位客源市场。自2020年8月12日起,内地开始放宽澳门居民入境,允许符合防疫要求者免隔离进入。在这一利好政策的带动下,2020年全年,澳门来内地游客达到1364万人次,撑起了入境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与2019年相比,澳门来内地旅游人数下降21%,远低于入境旅游市场的整体下滑幅度。这也间接表明,在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放开入境限制后,入境旅游市场完全有可能快速复苏。
过去一年来,疫情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强烈冲击依然存在,但相比2020年已经有所好转。事实上,尽管最好的时期还没有到来,但是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预测,2021年全年,我国将接待入境游客3198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20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8%和23%,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22%和16%。
文化和旅游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8.8亿人次,同比下降52.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万亿元,同比下降61.1%。我们预计,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720万人次,同比减少81.3%。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70亿美元,同比减少87.1%。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 2023万人次,同比减少86.9%。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季度综合指数分别为68.95、75.69、 78.47和85.32,同比下降但环比稳步回升
用软件查询某个地区旅游景点年份的旅游数据好像不多,也没试过,只知道12301是国家旅游服务热线,通过全媒体(包含语音、微信服务号及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12301网站、国家旅游局***-我要投诉举报等在线服务渠道)交互的方式,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投诉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旅游景点年份的旅游数据只能到当地的***网或旅游网及大数据网。
每年有400万左右的台湾同胞到大陆旅游,你说这数字高不高呢?
前提是,台湾只有2350万人口,1/6的人去大陆旅游!
以台湾观光单位的统计,我们先来看张图表:
这是2018年的统计资料,台湾人里开台湾出去旅游,第一名目的地一直都是日本,去2018年有482万人次,而第二名就是大陆,有417万人次。2017年去大陆的则有392万人次,去日本的是461万人次。而且,这两个数字都是稳定的成长,大陆的成长比例甚至比日本还高。
上图是台湾媒体旺报在2018年初做的统计报导,可以看出,台湾同胞去大陆旅游的爆发点事2008-2009年,去大陆的人数迅速的从几十万增加到165万,然后2011年就突破284万,之后稳定的上300万,直到2018年的破了400万人次。估计2019年的数字,应该会落在430-450万之间吧!
另一个指标是台湾的旅展,台湾每年会有多次的旅展,台北、台中、高雄也都会举办,在旅展的目的地销售里,大陆、日本一直都是最主要的市场与卖点,这些年大陆景区、路线的销售,都非常的惊人,也有专营某些路线的旅行社或专案出现,例如、西藏专线、丝路专线等等。
不过,反观大陆朋友来台湾旅游的人数,则是在2015年创下418万以后,就节节衰退了,到2018年,来台的陆客只有200+万左右,几乎腰斩。这种情况,可能要等到2020台湾大选以后,或许才有机会转变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7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