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榜单推荐 > 正文

旅游城市马踏飞燕设计者,马踏飞燕旅游城市标志

  1. 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是什么? 它是根据1969年在什么地方出土的 哪一时期青铜雕塑设计的?
  2. 马踏飞燕是谁做的?
  3. 关于马踏飞燕的历史故事?

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是什么? 它是根据1969年在什么地方出土的 哪一时期青铜雕塑设计的?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旅游城市马踏飞燕设计者,马踏飞燕旅游城市标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踏飞燕是谁做的?

   张江,字子舆。生于西汉末年,西河郡(古指冀州一带)人氏,卒于东汉初期。当时的相马***,是马踏飞燕的设计者。

张江生于西汉末年。

  马踏飞燕其艺术成就在我国青铜器铸造工艺和冶炼技术上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张江因此获得了“金马张”的雅号。

旅游城市马踏飞燕设计者,马踏飞燕旅游城市标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踏飞燕》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的一座东汉墓中出土的。这件古代青铜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高34.5厘米,长41厘米。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 。据考证《马踏飞燕》这个青铜马这个只是陪葬墓中一般的陪葬品,是张姓家主的坐骑,至于是那位***制造的,现在还无法考证。其制作方法也无从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公元25-100年间)雕塑艺术和铸铜工艺融为一体的杰出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代表了东汉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

铜马昂首,四蹄翻腾,马尾高扬,口张作撕鸣状,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步伐奔驰向前。

其三足腾空,后右蹄踏在一只正在振翅奋飞的燕背上,燕顾首惊视,于之想呼应,奔马头微左顾,似乎也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而这一切尽在瞬间。由于马蹄之轻快,马鬃马尾之飘扬,恰似天马行空,以至飞燕不觉其重而惊其快,更增加了铜马凌空飞驰的气势。

旅游城市马踏飞燕设计者,马踏飞燕旅游城市标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体重落一足,小小飞燕承之而可平置,体现了设计者之独具匠心。马与燕的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奔驰与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体现了骏马奔驰与飞鸟争先的瞬间。该器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神奇而稀有的瑰宝。

关于马踏飞燕的历史故事?

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马踏飞燕的争议

1、奔“马”的争议

中国旅游标志的文物原型是什么马,主要有四种说法。一说是“天马”。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体型高大,腾空飞驰,与汉武帝时从西北引进的“天马”很像;二说是“神马”。神马又叫“天驷”,骑行神速。“天驷”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称“马祖神”;三说“紫燕骝”。

骝指黑鬣、黑尾巴的紫红色骏马,骑行速度快,如飞燕般。汉文帝有被称为“九逸”的良马九匹,其中有一匹便是“紫燕骝”;还有一说是“特勒骠”。特勒骠本是唐太宗所拥有的“六骏”之一,其奔跑时一侧前后腿同时凌空腾踔,名“对侧步”,能跑“对侧步”的马是特种良马,非常稀少。

2、踏“鸟”的争议

铜奔马争议最多的是所踏的“鸟”。第一种观点是郭沫若所称的燕子;第二种观点是“龙雀”。东汉张衡《东京赋》中有“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之语,龙雀乃秦汉神话传说的风神“飞廉”,能把风神踏在蹄下;第三种观点是“燕隼”。

燕隼体型大小如鸽,形似雨燕,飞行迅速;第四种观点是“乌鸦”。此说从浙江龙游石窟中的“天马行空”图中找到灵感:“天马”前蹄在“乌”背上方,好像在追赶着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