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城市曾经是文明的象征之一;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城市在一个国家所占比重的多少仍然还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指标之一。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数量是337个;有“好事者”又将这些城市分成了“一、二、三、四、五”五个等级。这就是“一线”“二线”等等城市的由来。
那么问题来了。划分这些城市等级的标准是什么呢?
下面就是划分等级的“五大标准”,也不知道是否权威,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
一;商贸***的集聚度;二;城市在发展交通时的枢纽性;三;城市人口流动的活跃度;四;城市生活方式多样性;五;未来发展的可塑性。
可能有朋友不服气;说为什么没有文化、教育等等标准呢?说老实话,我也搞不清楚。
按照这些标准,有关新闻和研究机构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城市划分为“一线城市”;在这个排行榜上,北京和上海有时会交替领先。
北上广深成了一线城市,当然会使其它人口超过一千万的特大城市“忿忿不平”;于是,“好事者”又弄出来一个“新一线城市”排行榜;一共有十五个城市上榜;它们是——
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这个排行榜第一第二也是交替轮换,有时成都,有时杭州领先。
二线城市:30;三线城市:70;四线城市:90;五线城市:128。
大炮,舰炮打得到的地市是一线城市比如北,上,广,深,所有沿海和边境城都是
一线城市,随时有被敌人烧,杀,***……
飞机,中程导弹攻击得到中部城市为二线比如武汉,长沙,南昌等,
远程导弹才攻击得到城市为三线城市,比如成都好,重庆,西安等城市,是中国大后方,也是军功基地,“三线建设”由此而待名……
大同作为北魏国都、云州重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近年来,大同市坚持建设更高标准美丽大同、更高质量富裕大同、更高品质幸福大同的目标定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云中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同市改开以前是二线城市,***经济的时候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所以啊,就是二线城市顺理成章。改开以后大同市没能与时俱进,经济落后,地理位置处在高寒地区制约发展,现在是按照经济总量排名次的,所以,大同市只能排在四线城市了。
“以前”看“前”到什么时候。历史上大同在北魏时是一线城市,在辽、金时算二线城市,到明朝也就是个三线城市,特别是清初多尔衮屠城后,大同城池被毁,市民几乎被屠戮殆尽,很长时间是一座废城。清朝中后期一直到民国,大同其实也没有恢复元气。建国后,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保障能源供应,大同因煤炭***丰富,交通运输条件尚可,特别是靠近北京、天津等区位优势,被规划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相对发达,同时也是国家确定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同在山西是除了太原以外的第二大城市,从全国范围看,充其量也就是个三线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过去有名的企业,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不注重企业升级改造,逐步被淘汰,产业单一化越来越严重,所谓的“***诅咒”现象越来越显现出来,和大多数***型城市一样,经济衰落,发展后劲乏力,在四线城市中沉浮。现在,城市转型发展战略已定,但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倚重煤炭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实现华丽转身,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7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