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完九寨、黄龙,可以到若尔盖、红原、黑水、汶川、都江堰、成都游一圈,然后走成南高速、渝遂高速回重庆。
路况还是比较好的,高速就不说了,剩下的国道、省道路况也不错,只是偶尔有修路和塌方的路段,轿车完全没问题。
走南充、广元、青川,这条路655公里左右。
耍完九寨、黄龙,可以到若尔盖、红原、黑水、汶川、都江堰、成都游一圈,然后走成南高速、渝遂高速回重庆。
路况还是比较好的,高速就不说了,剩下的国道、省道路况也不错,只是偶尔有修路和塌方的路段,轿车完全没问题。
D1成都出发向北,过都江堰到映秀镇,参观地震遗址,到卧龙看看熊猫,住四姑娘山
D2,过小金到丹巴,玩一玩丹巴藏寨
D3,住宿翁达,到色达玩一天
D4,色达_炉霍县_甘孜
D5,甘孜到德格
D6,返回甘孜到炉霍
D7,新都桥
D8,成都
德格白玉没啥玩的,不如从炉霍南下到稻城亚丁,返回新都桥
***s://m.mafengwo.cn/nb/public/sharejump.php?type=7&id=11931198
这是我在马蜂窝写的游记,川藏,及川进青出一路的行程安排,景点推荐,路况提示等
淮北到云贵川旅行,时间上安排充足,可以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天。大致方向可按,淮北→贵州→云南→四川→淮北。沿途贵州山水风光,云南自然景观及少数民族文化、四川西部高原及人文自然都将是美好记忆。
贵州旅行线路参考:淮北→武汉→怀化→贵州江口梵净山→镇远古镇→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大小七孔景区及茂兰自然保护区→贵阳→遵义及茅台镇→织金洞→黄果树瀑布→乌蒙大草原→兴义,大概15天左右。
昆明旅行线路参考:兴义→普者黑→建水古城→抚仙湖→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虎跳峡→迪庆香格里拉→德钦及雨崩村徒步,大概15天左右。如果时间充足也可考虑走西双版纳→临沧→腾冲→瑞丽→大理,多一周时间。
四川旅行线路参考:德钦→稻城日瓦乡→亚丁→稻城县→理塘→途经新都桥及塔公草原→八美→丹巴甲居藏寨→红原县→途经黄河九曲第一湾及大草原→若尔盖→途经黄龙风景区→松潘→都江堰/青城山→成都→返程西安→淮北,大概15天时间。夏季四川境内雨水较多尤其川西及西北地区,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及路况。
要想自驾游环游云贵川,线路很长,而且西南三省风光无限,只能选择一些经典去看看了,要不然估计花上一年半载的也走不完啊。
参考线路:
淮北——许昌——南阳——襄阳——荆州——常德——吉首——凤凰古城——铜仁——江口梵净山——镇远古城——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凯里——荔波大小七孔——都匀——贵阳青岩古镇——安顺龙宫——镇宁黄果树瀑布——兴义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罗平九龙瀑——普者黑——弥勒——昆明——澄江——抚仙湖——建水古城——普洱——西双版纳——勐海——孟连——西盟——临沧——弥渡——大理——虎跳峡——香格里拉——丽江——泸沽湖——西昌——雅安——泸定——康定——折多山——新都桥——塔公草原——墨石公园——八美镇——道孚——炉霍——翁达——色达——观音桥——马尔康——鹧鸪山——红原——唐克镇——若尔盖——九红草原风光路——川主寺——黄龙景区——松潘——茂县——汶川——都江堰——成都——乐山——峨眉山——遂宁——巴中——汉中——西安——洛阳——郑州——[_a***_]——商丘——淮北。
这条线路是一条回头路很少的超级大环线,全程约9500公里,加上各景点景区去逛下来,估计要在一万公里左右,虽然不可能走遍云贵川三省,但是也到了很多知名的景点景区(到四川去,九寨沟就别惦记了,没开放也没有开放时间,估计今年可能性不大了)。
另外,其中途经贵州的行程建议安排在6月15日至9月22日之间,在此期间贵州省对所有外地游客门票半价优惠,自驾游车辆过路费半价优惠,可以节省不少开支呢。
既然淮北走那苏杭就不用停留了毕竟家门口了 。可以直接进湖北,然后走湖南,什么张家界 凤凰古城 然后走贵州黄果树 凯里贵阳到达云南云南如果走东边 那就是普者黑 坝美 多依河 都在一条线上边 一次往西南推 ,红河州,看看小火车。直奔版纳 不过现在有点热。然后从临沧回大理。这里边两条线还有一条沿着边境的南线,可以看到原始的佤族到达瑞丽 但是最好越野车,腾冲回。大理这边就是到丽江,停留之后也是两条路 丽江到香格里拉 德荣 走318理塘回雅安进川 ,或者丽江直接走西昌回雅安。然后成都 重庆走长江沿岸就回家啦
似乎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面,如果这辈子不能去一次川藏线,实在是遗憾,毕竟在这条线上,沿途的风景,美到足以让人忘记尘世的烦恼,一次川藏线的自驾之旅,足够回味余生。
至于挑哪条线路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像我们自行组织的川藏线自驾就是一条包含了沿途所有著名景点的线路,如果题主时间充裕可以参考一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7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