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每年6月开始到10月左右,甘肃的旅游线路还是很火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每年这个时间点。但是火的主要是河西走廊那一段,至于题主说的“出发在兰州”这个,可能还是有点偏差。
由于气候原因,每年6月油菜花开,西北旅游环线的大幕才真正的开始。常规旅行社推出的西北环线游,一般是青海和甘肃一起的,甘肃境内的景点分别是:张掖丹霞地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嘉峪关长城、玉门关、敦煌莫高窟、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在河西走廊这一段,天气暖和起来以后游人还是很多的,河西的这些城市已经将旅游发展为自己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了。
至于题主说的甘肃旅游火不起来,可能很大的原因就是河东的各大景点的独特性没有河西那么特别,所以说清淡了很多。
至于交通,张掖、嘉峪关、敦煌都有机场,而且高铁也开通了,高速公路也很方便,不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
来甘肃省旅游,除了海洋看不到。估计别的景色在甘肃都能看到。甘肃旅游火不了的原因:是1.自古这个地方不温不热。国内很多人对甘肃的影响提留在荒蛮这二字上。很多外地的人认为我们这到处沙漠而且缺水要么就是黄土。这样的影响谁愿意来?2.宣传力度上没有下功夫。3.之前甘肃公路铁路通到的地方太少,给人的感觉出行不方便。其实甘肃省是一个特别值得来的地方,被全球旅游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去的地方!甘肃大,景点太多。现在高铁很快,去一个地方就几小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甘肃省领教不一样的西域风情和江南水乡。
我觉得西北游还是很火的。而甘肃兰州作为东部前往西部游的集结点和桥头堡,本身也具备很好的旅游***。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爱好青山绿水喧嚣街市的游客,这里估计不是理想的旅行场所。
来到兰州,早上一碗正宗的牛肉面下肚,会让你充满了力量。沿途看看黄河穿越城市而过,来碗三炮台,喝完离开兰州一路向西,丹霞地质公园、卫星基地、嘉峪关、莫高窟,舞步提现出西部景点的粗犷豪迈之气。
然后再向北看看大草原或者向南翻越祁连山脉看看青海湖,都是极好的选择。
这里是自驾游的天堂,这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是雪山高原的汇聚地。
这里是旅行家的乐园。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9km,南北宽530km,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正因为甘肃复杂多样的地貌,造就了甘肃丰富的旅游***。旅行指南《孤独星球》发布的2018亚洲十大最佳旅游地,中国甘肃被评为“亚洲最值得去的旅游地”,位列十佳榜首。《孤独星球》这么评价甘肃:“这是你想不到的地方,它美得令人意外,不止有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为什么大家一说去西北旅游就想到了新疆、青海、西藏?应该说甘肃的旅游宣传很不够,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甘肃在哪里,或者说只知道敦煌,近几年张掖丹霞地貌知道的人多了,去的人也多了,但是单一的景点吸引不了人 ,就连距离丹霞地貌20公里的冰沟丹霞都少有人知道,其实那也是很值得去的一个景区。在媒体上很少能够看到介绍甘肃的旅游景点的消息,最多的就是敦煌,张掖丹霞,扎尕那,其实甘肃风景远不止此,甘南草原,洛克之路,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拉卜楞寺,桑科草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脚下的大草原,军马场,祁连山扁都口的油菜花一望无际,比门源的油菜花面积更大,张掖冰沟丹霞,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七一冰川,紫金花海,敦煌魔鬼城。兰州附近的黄河石林。陇南小江南,到处郁郁葱葱,有官鹅沟,西颂峡,麦积山石窟,杨坝,万象洞。等等等等,毫不逊色于许多知名景点,为什么没有人去?因为大家不知道!!!因为宣传不够!!!相比于西北其他省份,甘肃太“低调”了。
甘肃甘南扎尕那
甘肃皇城草原
甘肃山丹马场
洛克之路
洛克之路
张掖丹霞
虽然甘肃的兰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连接内陆连接大西比的交通枢纽站,但多年的旅游瓶颈难题还是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基础设备薄弱、交通问题、景区管理……
首先给游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兰州的中川机场,真的是中国省会城市距离市区最远的机场之一了,机场到兰州市区要80公里,打车的话一般120到150元的价位,不管由于什么客观原因都不是很便捷。对于如今快节奏的城市发展,就这一环节的体验給游客评分就打了折扣。
甘肃旅游***的富足同样也是有目共睹,坐拥丝绸古道、大漠风光、冰川地貌、雪山绿洲、嘉峪关、拉卜楞寺、莫高窟,回藏文化、裕固风情等等形成了集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旅游***富矿。
风景虽美,但若要一览胜景,大西北景区分散,市区去景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导致“旅长游短”使得游客兴致大打折扣的现象并非孤例。与外省区相比,甘肃省旅游交通的瓶颈制约还很突出。
如果想改善这一状况,使甘肃的旅游突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还需要硬件基础建设和旅游服务标准大幅度提升,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真的是一个长期和全盘的规划才能实现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76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