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除主城外最有可能成为交通枢纽城市的非万州和涪陵莫属,当然最有可能的还是重庆人口中的第二城万州。一座城市要想成为交通枢纽我认为还得有几大特点:一、上级党委***重视,二、地理位置优越,三、经济发展突出,四、城市人口基数大。
首先我们将涪陵和万州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为什么万州更有可能成为交通枢纽城市,首先俩区都是原地级市转变而来,各方面基础相比其他区县要好,这也是他们的相同之处。相比万州,涪陵这两年的经济发展可能更为突出,经济总量也超万州几百亿,虽然经济是发展交通枢纽的助力器,但要想成为交通枢纽城市只看经济未免太过于片面。比如:江苏经济大哥苏州也比不上南京,成为国家重要交通枢纽。
在大多数重庆人看来万州的政治地位相比涪陵要高,也是其他区县望尘莫及的,重庆市委常委兼万州书记就是很好的证明。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城市交通枢纽的建设也不例外,俗话说“上面有人好办事”,我想这也是万州成为交通枢纽最大的优势所在。比如沪昆高铁走长沙而不走更为便捷投资更少的株洲。
二是万州地理位置相比涪陵更为优越,近年来万州与达州交往更为密切,重庆市领导也有意让万州成为川东北地区的桥头堡,而涪陵离主城较近,要想发展交通枢纽,难免会对主城交通枢纽的地位有一定的影响。
三是原万州地区相比原涪陵地区人口数量更多,出行需求更大。
所以综合上述因素,万州更有可能成为除主城外的交通枢纽城市。谢谢!
重庆除了主城,还有哪个区县要成为重庆最大的交通城市?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认为应该是万州区。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联系长江长游和中下游的重要节点,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历来为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物资集散中心,具有独特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近年来,万州区坚持以建成长江上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以实施“八高八铁一空一港”为建设重点,水陆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已具雏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8年,万州区全年货物运输总量7306.40万吨,比上年增长11.5%;货物周转量432.1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0%;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92万吨,比上年增长1.0%;万州机场旅客吞吐量为870042人次,同比增长32.59%。
万州也是重庆目前除主城以外最大的水陆空铁综合交通枢纽。
机场:万州五桥机场(目前重庆第二大机场)
港口:新田港(重庆四大长江枢纽港之一)、万州港
铁路:达万(宜)铁路、郑渝高铁(含已建成的渝万城际铁路和在建的郑万高铁)、西渝高铁(规划)、成南达万高铁(规划)、万黔高铁(规划)、沿江货运铁路(规划)等,目前铁路运营总里程157公里。
铁路枢纽:万州站、万州北站等。
高速公路:沪蓉高速、万开高速、万***速、银百高速等,高速公路总里程195公里。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说涪陵也可以,说江津永川都可以。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
应该是万州!优越的地理位置,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飞机已开通国际航线、.东西南北交汇的高铁线,高速四道八达延伸,有海关,深水码头,,有环城高速绕城一大圈,是三峡水库中心城市,正处在宜昌与重庆的中间,又与万***梁忠连成一片,又是移民新城。历史上就与成渝万并称‘。
这个区县应该是万州区,万州区将成为除主城外的最大交通枢纽城市。
今天说的这个万州区地处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是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物资集散地,是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说到万州区相信每个重庆人都不陌生,万州和重庆主城一样都是一个沿江而建的城市,真的感觉就是一个缩小版的重庆主城区。
万州区在交通建设方面有渝万城际列线,让万州区到重庆主城的距离缩短至2小时以内。 还有在建的郑万高铁、成南达万高铁,以及正在规划当中的渝西高铁。未来万州区将成为除重庆主城之外,拥有高铁线路最多的区县城市。也正式成为渝东北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万州区除了在高铁方面的发力,还在机场方面也在努力扩建当中,扩建完成以后跑道将延长至2800米,停机位将达到15个以上,未来将实现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其次,根据万州区官方公布的消息,目前万州区正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未来万州区也将除重庆主城之外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的区县城市。
万州区除了在交通方面的大力发展,近日万州至开县的重庆第一市政隧道铁峰山隧道宣布全线贯通,为年底全线通车得到保障。这也预示着万州和开州将进一步合作,发挥万***板块的作用,撬动渝东北的经济发展。看到万州区这些给力的规划和城市建设,未来的万州区将会是一个人来人往,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区域中心城市。
地理位置应该是万州、涪陵吧,但是现实交通建设发展最快的应该是永川,因为永川到主城已经是双高速通道,三环、环城高速也已形成,永泸高速正在建设,成渝高铁穿城而过,渝昆高铁即将开工,城际铁路也已敲定。几年后永川将建成实质性的交通枢纽。
重庆古属巴国都城,斯时乃蛮荒之境,至唐代亦不过州府所在,宋代恭王继王始称重庆后,山城始有新的发展。就其地域内涵与文化底蕴而论,与古蜀都邑成都不可同日而语也,缘由是:
古蜀文明诞生于成都平原,先王望丛二帝在兹,成都先后乃七朝都邑;三星堆和***遗迹,实证历史逾三千年;更有迄今两千多岁仍发挥巨大功效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成都城内迄今仍遗存诸多如武候祠、杜甫草堂等历史人文景观……
重庆挤掉成都成2020十大宜居城市,重庆真的宜居吗?
虽然这种评比未必是最公平的,也未必评上宜居城市就宜居,没有评上就不宜居,但是,能够评上,至少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城市的宜居环境还是比较好的,是受到欢迎的。
那么,为什么重庆作为山城,能够挤掉成都成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呢?显然,问题不在城市本身有多好,而在于城市管理者们如何把城市建设得更好,把城市管理得更有序,把城市从不是最适合宜居的城市变成了适合宜居的城市。
显然,这几年重庆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好的,是在不断地进步和提升的。除了产业发展很快,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不断提升外,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且规范性很强。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在重庆的人们,体验的感觉和生活的感受就会越来越好,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会越来越高。自然,也就成为了宜居城市了。反之,成都进步的速度就要慢一点,与重庆形成了不进则退的反差,自然,也就比不上重庆了。
作为一名成都土著,衷心感谢成都没能进入2020宜居城市榜,前些年的宜居光环带给成都的除了房价暴涨和人口激增,好像也没有啥了…成都需要的是踏实的发展和安静的生活,太多话题和太多争议让人觉得烦和累!所以,成都不宜居——很好!
无论成都还是重庆,对当地人来说的确宜居。因为当地人成年累月,习惯了,并且在不断建设完善自己的家园,条件环境好不好都不会嫌弃。而外地要去的人,必然挑肥捡瘦,瞄准环境好的地方钻,占最好的现成***,否则则不会去,再说也不一定适应。
近些年,成都与重庆磕得够多了,每提成都必提重庆,每提重庆,必然也会提成都。成都重庆就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各有精彩,相杀相爱。
重庆挤掉成都成2020十大宜居城市,重庆真的宜居吗?
我居住在成都,常往重庆出差。要说宜居,我还是觉得成都更胜一筹。且谈谈我对重庆印象较深刻的几点。
成都地形方正,六条环线绕城而建,外加各种大道街道交错有致,开车错过一个路口,没关系,右转右转再右转,或者左转左转再左转,要不了多久终点又回到起点。
重庆地形特殊复杂,依山傍水而建。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要命的是在重庆开车,那是得专心不能开小差,如果错过一个路口,那你可能要转一天才转得回来。
特别是重庆的立交桥,怎一个“魔幻”了得。路况之复杂,令外地司机战战兢兢,GPS导航也要崩溃,只听林志玲不停地提示“正在为你重新规划路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kcw.com/post/78301.html